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干预

(2008-02-19 06:52:29)
标签:

健康

分类: 案头之山水
 

因为飘飘比同龄的多数孩子发育得好——她六个半月开始爬,不到十个月开始走,身长体重都比95%的同龄孩子高,迄今为止除了出生时的黄疸只在打疫苗的时候去过医院——所以,认识的人喜欢说是我们的专业给了她最好的食物和照顾。最近新语丝上火热讨论小儿看病的问题,有个人说“海外的孩子哪有国内的金贵”。对此颇有感触,因为我基本上无法跟国内的亲戚朋友谈论怎么喂孩子。按照许多人的看法,我们不被看成“后爹后妈”就不错了。对于我们来说,专业的知识就是避免“过度干预”,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不负责任”。

“过度干预”用工业生产的例子比较容易说明。比如说,某一步生产要用高压水蒸气加热生产原料,设定温度是80度,温度过高过低的时候可以调节蒸汽阀门来调节。当你看到实际温度是79度的时候,怎么办?对于设定温度,生产流程必然有一个容忍的波动范围。如果这个范围是7882度,那么就不用进行干预,如果范围是79.180.9,就应该进行干预。如果在前一种情况下进行干预,就是一种“过度干预”。“过度干预”很多情况下是无害的,只是增加生产成本而已。如果这个蒸汽加热流程的正常温度波动是7981度,那么人为干预就没有意义。无论你如何调节阀门,产生的温度都很可能超出可接受范围。这种情况下,就是整个生产流程的问题,操作者的干预只是“劳民伤财”而已。

从新语丝上讨论的那些案例,基本上可以看出:海外儿医设定的“干预条件”比较高,而国内的儿医所设定的“干预条件”比较低。与前面工业加热的那个例子不同,医学的干预多少还伴随着一些副作用,所以即使不考虑成本因素(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身上花钱基本上都不会考虑成本),“干预条件”也并不是越低越好。

当然,我自己不懂医学,对于具体的“干预条件”只能听从医生意见。但是我还是有点怀疑国内儿医的许多“干预”是否合理。比如说,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被

要求在出生不久开始补钙、补鱼油,以及其它婴儿保健品。当然这个依据是孩子的生长需要这些成分。而国外的儿医基本上是严格要求在12个月之前以奶为主,少量辅食也是最常见最保险的种类,如特别加工的蔬菜水果鸡肉米粉等等。对于钙、鱼油、鸡蛋之类,他们认为不仅无益,反而有潜在危害。在市场上,好像也没有婴儿维生素之外的“婴儿”补品。他们的依据是婴儿成长所需的成分全部可以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获得,而婴儿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补充这些东西增加身体的负担,对婴儿的发育不利。比较了这两种理论依据之后,我们认为补充那些东西是未必有益反倒可能有害的“过度干预”,也就选择了省钱省力的方式。

对于生病的干预就更加明显。飘飘唯一一次无端发烧是在前几天,她姥爷打电话说早晨不太活泼,测体温有38度多,问要不要喂药或者送医院。飘飘娘说要到39.5度才用送医院。这个温度即使送到医院医生也不会做什么,连婴儿泰诺都不用喂,多喂点水就行了。想起我哥的孩子小的时候,只要稍微有点不适,打两个喷嚏,或者咳嗽两声,就会送医院。孩子进医院,一般而言,美国的儿医会说“不要担心,这个现象不罕见,要到什么程度才进行什么什么处理”,然后就打发回家了。而国内的儿医通常会说“这个要进行什么什么治疗,否则可能会发展成什么什么病(差不多就是变傻或者致命的病了)”,于是住院观察,再开一堆新药特效药,挂吊瓶打点滴。要是医生说“喝水就行了”,估计也没有什么家长愿意接受。我想,这大概跟我们所推崇的“治未病”的理念有关。哪怕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恶化或者转化成严重的病,也要进行干预处理把疾病扼杀于萌芽之中。且不说这种治疗干预是否有必要,它带来的潜在危害又是否可以忽略?FDA和多个医学团体认为所有的咳嗽药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都无效,反而有潜在危险。换句话说,对于婴儿咳嗽的干预,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因为这个结论是针对“西药”的,许多人还是愿意相信咳嗽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转化成肺炎,而“治标不治本”的西药不行了,“绿色天然”的中草药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咳嗽转化成肺炎的可能性是明确的,西药对这种咳嗽无效是确定的,中草药是否有效是不确定的,而是否有害是未知的,所以我们选择不进行干预,而依靠孩子本身的抵抗能力。(这里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飘飘从来没有咳嗽过)。

老一辈的人因为爱孩子,喜欢把孩子抱着,帮助孩子完成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过度干预”。在飘飘很小的时候,我就特意要求她爷爷奶奶尽量不要抱着她,让她自己在床上或者地上玩。不训练她爬,不教她走,她要拿什么玩具也不直接放她手里。所以,她很早就对于大人抱一点兴趣也没有。她自己尝试着爬,到了某一个时候就爬得很熟练了。爬熟练了就站起来扶着茶几或者床沿走,某一天就突然放开茶几自己走。摔倒了不把她扶起来,也不抱她,她也就只有在磕疼了的时候会哭几声,其它时候都是自己站起来接着走。

我不能说我们这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是飘飘长得壮实的原因。但是至少,避免“过度干预”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也应该没有影响她的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漫谈合成香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