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案头之山水 |
曾经有一段成天看小说的时代,十几年之后还能有印象的只有寥寥几本。最近看到雷达对《白鹿原》的评注,又找到了一个网络版本来重温。大抵读书的感受的确是跟个人阅历密切相关的,再看这本当年颇受争议的书——据说主管部门有通知不许拍成电影电视,真假不知,不过好像确实没有被拍过——看到的,居然还有许多现实。
书里有太多的神迹,无论是朱先生冷先生还是风水鬼魅,活灵活现得让人难以招架。在离开家乡之前的日子里,我也听说过许多如此的传说。神迹之所以成为神迹是因为人们相信。当一代又一代的人都相信,神迹就成了“事实”。
朱先生是一个圣人,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人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圣人,于是他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都被当作了“神谕”,他也就成为了圣人。人们可以和法律制度抗争,但是只会对“圣人”顶礼膜拜。法律和国家机器解决不了的问题,“圣人”不用解释,只需要做一个姿态就能得到人们不假思索的跟随。冷先生是一个神医,因为人们相信他是一个神医。而神医的产生首先是因为他的“仁心”,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会救治。其次是他的“派头”,不管治好病治不好病还是治死了人,他都是一副冷冷的神态。至于医术,也就不成多大的问题了。当病被治好的时候,那是神医的医术高明;当病治不好的时候,那是运气不好得了绝症。即便是与他莫逆之交族长一家,婴儿的成活率之低令人麻木,也只是“命里注定”,没有人想到有医术的原因。不管有多少治不好的例子,也丝毫改变不了冷先生的神奇。白嘉轩是一个众人称颂的族长,因为他秉承了传统和礼教,用他的方式来保障着氏族的繁衍。他也坚信祖先留下的东西会让他的家族繁荣昌盛。当他的女儿白灵抛弃了他的传统之后,他也就为了“大义”而抛弃了“不孝子孙”,甚至“咒死”了她。要怀疑和否定祖先的传承,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想要反抗的白灵、小娥、黑娃、鹿兆鹏,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不得善终。
农村背景的书,不见得只反映农村的事情。农民的思维和传统,代表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不知道作者如何看待他写的事情,不过我想,那都不重要。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心情一直很压抑。如果说,《平凡的世界》显示了古老的人民如何面对变革,那么《白鹿原》则是展现了传统的力量。即使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传统”还是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顽强的存在着。每当有人想要去挑战它的时候,朱先生的“圣”,冷先生的“神”,还有白嘉轩的“辉煌”就会出来训诫挑战者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