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案头之山水 |
在普度的时候经常去钓鱼。那条河里主要有鲈鱼和鲶鱼。我曾经说小时候背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但是直到二十几年之后才见到。小金说此鲈鱼非彼鲈鱼,让我惭愧不已。不过,至少说起来也算是鲈鱼。而鲶鱼,许多中国人直接按字面叫作猫鱼。那条河里的鲈鱼很多,管理部门也就没有给尺寸限制。而猫鱼,则规定十二英寸(大约30厘米)以下的必须放回河里。所以,大家对于猫鱼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谁钓到一条足够大的猫鱼,旁人都会羡慕不已。往往钓到了限额之后(有个总数限制是12条),全是鲈鱼,大家还继续等待猫鱼,钓到鲈鱼就只好扔回河里。
后来跟一个同学提起这事,他说“你们那里的人肯定有毛病,我们这里卖的死鲈鱼也比活猫鱼要贵”。也没有在意,每次去钓鱼还是继续追逐猫鱼。
到了圣路易斯之后,发现这里规定鲈鱼要14英寸才能带走,而且每次不能超过两条。超市里的活鲈鱼价格差不多是死鲈鱼的两倍,活猫鱼的四倍。认真比较了之后,觉得鲈鱼的确是比猫鱼要好吃,但是差别并非那么大。烹调水平的差别完全可能屏蔽掉这种差别。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也是如此,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认为一个比另一个高贵,所以它就高贵起来。
想起这事是因为前几天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帮父母探讨如何喂孩子。一个个都有一堆“秘方”为孩子制作食品,几乎都对那种商店里卖的婴儿食品嗤之以鼻。大家都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卫生安全有营养,像我这种直接买成品的人,都不好意思冒泡。生活中遇到人向我介绍秘方的,我只好说“太忙,没工夫给她做”。于是别人看我们的目光里,就多了一些鄙夷,仿佛看见了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其实,懒得动手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不认为那些“秘方”做出来的东西就比卖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