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无心45
云无心45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68
  • 关注人气:16,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健康食品的一些错误认识

(2007-03-02 11:59:58)
分类: 案头之山水

  

 

            每个人都追求健康,所以健康的食品就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可惜得是,在有财力选择健康食品的人群中间,一些错误的认识却很流行。

            第一是越自然的食品越健康。只要是天然的东西,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好的。这显然是不对的,道理谁都知道,就是没有认真去思考。比如说,来自深山老林的水。水质的好坏取决于水中的矿物质,很多没有污染过的水不见的就是好水。最典型的莫过于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遇到的哑泉了。所以,那些未经科学检测,从小作坊出来号称“纯天然”的矿泉水还是小心为妙。其次是野生的动植物就是好的。野味也一直是国人餐桌上的高档食品。有的野生动物本身有一定的有毒部位,那是进化的产物,比如河豚,吃了可能引起中毒。更广泛的是很多野生动植物身上带着一些致病病毒,动植物本身没有害,但却可能传播病毒,比如禽流感的传播。至于很多江河湖海里面的鱼虾,由于环境的污染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由于我们还缺乏相应的监督公告机制,公众对于这些野生鱼虾的污染状况也缺乏了解。这一点美国做得比较好,管理部门会公布各处水域的污染状况,并告诉公众各处水域的水产品安全的食用量。我以前钓鱼的那条河,大概是20~25英寸的鲤鱼每周不超过12盎司,孕妇避免,但是对于鲈鱼就没有限制。相对来说,人工养殖的还是要安全一些。

            第二是工业加工过的食品一定不好。很多工业加工是为了提高食品的某些性能。最常见的是保存处理。现代的很多食品都是大规模生产,然后集中采购,再分销。这样必然要有一段时间,相应的保鲜保存处理,例如真空、冷冻、罐装等等,相对于未经处理的食品,显然更加安全健康。当然,这类的食品,如果有条件的话,购买新鲜的产品是最好的(当然往往也会更贵)。另一类是改性产品。现在很多的改性淀粉,就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酶)处理,使淀粉获得了本身不具有的特性。比如,淀粉的消化很快,进入人体之后很快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于是血糖浓度大大增加。对于普通人,可能就是糖元转化成脂肪,不利于控制体重而已(对于女士可能比较重要)。但是对于糖尿病人,这可是致命的问题。而淀粉通过某种改性处理,可以降低消化速度,成为所谓的“慢消化淀粉”,对于健康来说是大有好处的。还有一种是配方食品。天然食品往往各有优势和缺点,适当的工业处理有助于合理的营养搭配。比如说,牛奶含有优质蛋白而且有助于补钙,但是也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对于健康是不利的。通过工业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脂肪和胆固醇,还可以加入维生素D等成分,有助于钙的吸收。再比如豆浆中也有大量优质蛋白而且不含胆固醇和脂肪,是很好的食品。但是豆浆中没有钙,含硫氨基酸含量低,通过工业处理的豆奶就能弥补这些缺陷。

            第三种是某种食品对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就以为把它提纯以后就成了灵丹妙药。常见的卵磷脂、蛋白粉、阿胶、螺旋藻、鱼油,还有最近国内火热的异黄酮等等。这些东西在食品中对于健康往往是有好处的,但是弄成了高纯度大量进食,也未必就有神效。常见的宣传就是“吃多少克某某制剂”相当于“多少克某某食品”。这种宣传完全是误导,人体并不只是需要“某某制剂”,还需要大量别的成分。尤其是“多少克的某某制剂”往往价格是“多少克某某食品”的很多倍,而且在提纯过程中,生物活性是否还能保持是厂家也不一定说得清楚的问题。我那些研究营养成分的同事也经常说,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直接吃含有那些成分的食品。大食品公司,其实是不靠这种产品来赚钱的。他们研究提纯那些成分的目的,是应用到其他配方食品中。而那些新的配方食品,也不能是天价,否则就没有市场。

            第四种是迷信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比如磁化水、纳米水、什么神奇果汁之类,神奇的跟少林寺的大还丹差不多了。当然了,价格也很可观。人们常说“好得令人不敢相信”,所以还是不要相信的好。底线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一定会先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然后被热火朝天地研究,最后才能走向市场。个别天才开发出这样神奇的产品,从哲学意义上说不是不可能,不过,就像出门会捡到金元宝一样,还是不要相信的好。

            食品是人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但是对于食品的健康与安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判断的。一般来说,自己从原材料开始做出来的食品,更容易保证健康安全。毕竟在原材料山搞鬼,没有太多的油水。对于工业加工产品和配方食品,没有对产品的判断能力,就只好转为对厂家诚信的判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