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afniensis
Hafniensi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07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抢盐谈子虚乌有的国民劣根性

(2011-03-23 12:11:23)
标签:

鲁迅

劣根性

群体心理

日本

抢盐

核辐射

福岛

杂谈

刚刚过去的一天,整个中国弥漫着荒诞的意味。日本核电厂受损六天后,中国人从横眉冷对核泄漏,一变而成俯首甘为抢盐人。网络上调侃道,他们是大核民族,我们是盐荒子孙。寥寥几句,一派众生画像。

这本是件饶有趣味的,值得社会学家观察的群体事件样本。同时也是,公权力机关难得的审视和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绝佳机会。可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群聪明人口中中国人劣根性的翻版了,着实令我一阵内中积郁。更有甚者,抬出鲁迅的神位,哭天抢地,涕泗横流,说还未等及民智开启,大先生便飘然远去,真真如天下苍生何!似乎鲁大先生才阖眼不久,壮志未酬一般。

看着这些如丧考妣的文化人,实在令我不快。也为鲁迅先生长眠六十多年后,还被折腾出来穿衣戴帽汗颜不已。因为他们已不单满足自娱自乐,竟要己欲娱而娱人。对负有此种博爱情怀者,我向来敬谢不敏,人生已经够滑稽了,并不需要别人越俎代庖使之再经受被滑稽的历练。

群体运动,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衍之而出群体心理学在过去的一百余年时间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群体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勒庞《乌合之众》一书,近年来屡被翻印,随便走进一家书店都可以买到这薄薄的小册子。怎奈那些文化人,哭牌位哭到昏天暗地,竟忘了开眼看世界。

勒庞在一百多年前就清晰看到群体运动风靡时,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比如“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还比如“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他们极端轻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

因之查以勒庞生平,我确信此君并未与鲁迅先生酬酢交游过。鲁迅先生笔下那劣根性,看来亦并非中国人的特质,乃是全人类的共行共性。

于是突然想起,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法国人的针砭痛斥,类似“在这些小团体因自尊心而不断相互摩擦中,法国人固有的虚荣心变得更强、更敏锐,而公民的正当的自豪感却被遗忘。……因此,每一个小团体都只图私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正是独夫体制,天长日久,使人们彼此相似,却对彼此的命运互不关心,这是独夫政体的必然后果。”这样语句,随便替换一下国籍,我竟也能隐约读出一点清末为鲁迅先生所痛斥的中国人的形象。阿弥陀佛,希望是误读。但大先生大笔如椽,写那伸着鸭脖子围观砍头人群的冷漠场景实在生动,令我无法忘却。相较之下,似乎与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人亦无甚区别。

我因此想,不管是群体的盲动还是个体间的冷漠,或许跟国籍无关,并不需要冠之以中国人来表达这劣根性的叫法。如果抢盐也能和劣根性拉上关系,那恕我愚蠢,敢请问这些满腹经纶的学者们,相较起还有日用功能的食盐,对岸那美利坚国人疯狂大抢不能服用的碘片又是哪家的劣根性发作呢?还请不吝赐教啊,晚生顿首顿首。

3.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