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秋月
话宜洁简。花诔之秋月可识者甚少。急急草章,略微陈说,见笑于各方家。
红楼之秋月,为一处尽妙。七十八回,宝玉泣晴雯于池边,乃作长文,曰“芙蓉女儿诔”。其中曹公忙里写闲,在这重要时刻,写了这样一笔。
“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此点要紧至极,此回写于中秋联诗之后,兼诔文中道“蓉桂竞芳之月”故乃秋月。诔文之前,黛湘联诗;诔文之后,黛玉忽现。脂批书云“明诔晴雯,实诔黛玉”故此文重要至极。中一句“于是夜月下”竟将凄冷之场面表现至极,当思数十回前,正值隆冬,麝月察看园门,晴雯蹑足而出欲吓之,结果受冷而病,方有“补裘”之文。中有一句,道是“果然好月色”。前晴雯大关节处,雪芹点月,顿觉寒冷,晴雯逝后大关节,又点月。其匠心独运,有如“葱管一般的指甲”,前后照应,互相映衬,心细如此!
月者,极清净;女儿者,极冰洁。此遥相而映,殊为佳合。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而遥夜其中只一明月耳。
甲申六月修订
20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