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考研网上预报名的时候,很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考研大军当中来。也许他们在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想些什么。可能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想通过考研来规避就业高峰,通过考研以期望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还有的可能就是更着潮流走,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考研了或者正准备考研,所以自己也要考研。而并没有问问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否真正有必要考研,考研能给自己到来什么机遇和好处等等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确实是一个很难作出的决定。很多同学在这个问题上都显得很为难。到底自己是继续深造,还是投入到社会中寻找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随着高校的扩召,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有一小部分同学面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可尴尬局面,所以现在出现了“读大学无用论”的说法。这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角色地位。
很多的同学迫于就业压力无赖之余选择了考研的道路,以期盼提高学历来加重自己的就业筹码,这种想法无可厚诽。但是现实摆在世人面前的并非如次,研究生毕业后,有的并没有实现当初的想法,所找到的工作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所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读书无用论,有的农村家长就干脆不送子女读书,及早地就让子女打工挣钱。这也很正常,试想一下,现在一个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很不容易的,往往是几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勉强负担起一个大学生的上学费用。他们的目的不外呼是以为自己先辛苦一点,等子女毕了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样自己也可以从此解放,子女也可以成才,所以他们毫无怨言。但现实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有的同学好不容易毕业了却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这不是现实在给世人所开的一个非常尴尬的玩笑吗?所以这是需要社会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有人觉的是现在人才过剩的原因所造成的,我觉得这种原因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国家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很多的岗位还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所以有人提出是由于当前的产业结构的原因所致。我觉得这还有一定的道理,很多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人才结构的严重脱节。很多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有的产业方面又出现了人才过饱和的现象,所以这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对于当下的大学生到底是就业还是考研,我觉得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自己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工作的预期要求不要过高,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并不是很难!对于我们自身刚刚从出校门的同学来说,自己实践经验欠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薪酬也不要报过高期望。只要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我想自己也一定能作出成绩来。
考研关键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学术感兴趣,是不是具备研究潜能,如果只是为了追求高学历,我个人觉得考研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就业可以让自己更早的接触社会,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消除呆在学校时的那种对社会的朦胧理解,那种渴望参与却又畏于参与的态度,将自己从学校的温床推倒充满无数未知和挑战的世界中去,到那时自己是积极的生存还是躲避在阴暗的小角落苟延残喘就看自己的表现了。自然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到那时就真真正正的发挥作用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想早点投身于社会,希望从社会中学习和锻炼自己,并且有积极的进取精神的人来说,大可以早点投入工作。特别是那种有志于个人创业的大学生朋友,及早投身于社会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创业是需要很多实践经验和个人阅历的,而那些东西在书本里往往是学不到的,是需要自己亲自去体会,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比如做企业并不是需要你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但你必须对那方面很了解,懂得一些管理常识和技巧,知识面要广,了解的信息要及时全面,社会经验要丰富等等。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念书的人也能经营一家大公司的原因。他们可能对他的产品技术不是很了解,但他们一定对其经营管理很在行。
考研能够让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只要好好把握都是能取得成果的方式。总之,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采取那种方式,都能取得成就,都能通向成功的道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