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2006-09-18 19:56:43)
         产品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质量,在很多产品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自身的特色,有优于同类的核心技术或者有其他人不易模仿的方面,那么产品才有其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产品质量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消费者所最关心的问题,是他们在作购买决策所首先考虑的因素。所以要保证其产品质量关键要注重产品质量管理。
       
         质量是本世纪的一个很受人关注的名词,也是本世纪的一个重要挑战。他是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在当今世界采用价廉质次的倾销政策以难以取胜,能够取胜的重要武器就是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好坏。像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只讲产品数量而不求产品质量的时代以一去不返。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林顿所说:“这不是一场使用枪炮的战争,而是一场商业战争,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
     
         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们可以用好坏、优劣等词来形容。说他是“固有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是一种永久性的特征。产品并不仅仅指有形产品,还有服务、智力成果等一些无形产品。产品的形成都是经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要想增值高效,就必须对这一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完成,使其按照计划良性发展,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他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这些方面紧密联系,只有相互间互相配合协调,才会使其质量达到高的水平。
     
         质量管理一般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之为质量检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以事后检验为主。第二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测、事后把关,发展到过程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的管理方式。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三全”的管理,“三全”指:1)全面的质量,即不限于产品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2)全过程,即不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的全过程。3)全员参与,即不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人员都要参加,质量第一、人人有责的意识。在全面管理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诸如:质量保证理论、产品质量责任理论、质量经济学、质量文法、质量管理与电子计算机的结合、质量控制理论、质量检验理论、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由日本田口一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稳健性设计方法)、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机能展开)理论、六西格玛管理(Six Sigma Management)。六西格玛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法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就是指通过设计和监控过程,将可能可能的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企业可以做到质量与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过程的周期最短,利润最大,全方位的使顾客满意。这是一种很完美的管理策略,现在很多企业是很难达到的,能够达到四、五西格玛就相当不错了,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是关系到产品的销售等多方面,更关系到企业的增值高效,严重的质量问题可以让一个企业走上破产倒闭的下场。所以,对于当下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注重产品质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信赖,才能让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产生认同感,企业也才能不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