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你的宝贝一岁就认识数字1.2.3......你欣喜万分;或许你的宝贝认识耳、鼻、口、目......你却不以为然。我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是为上幼儿园做准备,也许还会有更大的好处。
我从宝宝出生后没多久,每每给她擦脸、洗澡、穿衣的时候,总是具体的说出她的身体部位,我相信这样做的次数多了,在宝宝的心里有了印象。
比如:在给女儿洗脸的时候,“宝宝,妈妈给你擦擦眼睛、额头、脸颊、嘴巴。”我边说边擦。洗澡的时候,我又会说:“灵灵,妈妈给你搓搓左胳膊、左手、右胳膊、右手、脖子、肚子、后背、左腿、左脚、右腿、右脚......”或许,女儿喜欢上洗澡时,妈妈表达出柔和的话语。她一直非常喜欢洗澡,却又不会恋着澡盆不出来。当给女儿穿衣服,脱衣服的时候,“灵灵,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抬屁股啦!伸右手,伸左手......”无数次的“认识身体”,女儿已经非常熟练,可以玩“指鼻子”的游戏了呢!我也不必非将女儿放在娃娃旁边,教育她“这是眼睛,这是鼻子......”
今天,我给女儿洗澡,外甥女在旁边看,当我说“灵灵,洗洗右腿。”女儿就抬起右腿洗右腿。外甥女看到女儿知道左右,赶紧告诉她的妈妈,“灵灵知道左右了。”我想这与我的唠叨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家长会说“宝宝洗脸了。”“宝宝洗澡了。”“宝宝穿衣服了。”整个过程中,却不和宝宝交流更多。所以,宝宝知道的只是个轮廓而已。
如果在孩子洗漱、穿衣保持沉默,那么孩子认识感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宝宝上幼儿园哭得比较多,大多是不善于表达的原因。当他们心里有不愉快,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知道表达出来。肚子疼啦,头疼啦......老师不知道,不能及时通知家长,那么孩子格外受罪。有时候孩子磕到哪里,也不知道告诉老师,家长以为孩子不负责任,事实上很有可能老师不知道,也就增加了家长与老师的矛盾。
我觉得三岁之前,宁可不教孩子数字,也不能不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女儿有时候捂着肚子,“啊哟,妈妈,灵灵肚子疼。”有时候翻跟头玩,笑着说:“妈妈,灵灵碰到头了。不疼,不疼。”有时候食物塞进牙缝里,“妈妈,牙齿——”这样,作为家长比较省心,避免了小题大做,也可以育儿心中有数。
何乐而不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