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自己的博客,读后感简单表达浅显感受,相信如此也是积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雷夫。艾斯奎斯所著。今年侧重教师读书、写字、普通话、说课等技能的培养。在上级文件提供的教师读书书目中,我最先看到的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
因为题目的特别激起了我的探求欲。仔细阅读一番,这本书的确适合老师和妈妈学习。书中不是枯燥的理论,因为雷夫善于反思,善于动脑教学的关系,内容真实可行。每篇文章读起来并不觉得空洞,老师和妈妈都有可操作的空间。读完之后,我觉得作者有如下几个侧重点值得关注。
其一,雷夫的教学重视学生实践的时间。雷夫不主张教学生“是什么”,而是通过操作,感受,感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也许还有更多其它的收获。我的小外甥一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就买来磁性数字,让他指认数字。我当时有些不认同。
其二,雷夫教学过程常常伴随着目标。当他要带学生外出旅游,会有计划的培养孩子学会过马路,吃自助餐,住宾馆的事宜;当要参加一次音乐会,雷夫也会让他的学生做足准备,不会在学生不懂的情况下组织活动。
其三,雷夫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雷夫为了学生能够收获知识,常常自己掏钱买一些实验用具。他不是斤斤计较的老师,更多的为了孩子而教学。雷夫的教学充满了心理上的幸福感。想想自己这几年的教学付出,也有小小的幸福感。
其四,雷夫乐于接受负面的反思。我没读之前,觉得负面的内容不值得反思,也常常躲避负面的反思。看到雷夫对待“负面的对话”予以反思的话语,让我有了新的认识。难怪有“黄金屋”之说。
仔细想想,这样的教学生涯才比较全面,才更加真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