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三个关键词

标签:
处世之道忍辱负重难得糊涂明辨是非做人成功杂谈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为人处世的三个关键词
世上最难的事是做人。所谓做人,并非简单理解为活着,也不单纯指活得问心无愧,而是说要善于与他人打交道,要活得相对成功。谈到成功,没有确定标准,这里强调的是从自己主客观实际出发的“相对”。
从总体来看,人生失败多于成功。即使“相对成功”,道路也是充满了艰难困苦或挫折的。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就难免有失败的痛苦和失败后不能自拔的悲哀。谈到处世之道,莫说非笔者强项,即使能谈出些许体会,也林林总总,不一而论。这里仅就几个关键词,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关键词一: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忍为了重,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心上横一把利刃,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古人云:“齿刚则折,舌柔独存。柔能胜刚,弱能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字为上。”强调了“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自古道“能忍者自安”,并非主张让人安于屈辱地活着;而是指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掩藏自己的真正实力和志向动机,避免外来的侵害,学会韬光养晦。安于暂时的小忍,保存自己,以存时机,是为了最终的不忍而忍,也是为了忍出最终的“安”。因此,为了不生一场大气,可以忍一时之小气;为了大局,可以忍受暂时的或细节上的不平;为了自己最终的理想或目标,不必斤斤计较眼下的得失……
关键词二: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真糊涂固然要不得,太明白也不足取。国人常常鼓励别人有意见就直说,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陷阱。只因你一旦直抒胸臆,别人就会洞悉你的内心世界;而你未必知道对方怎么想,还有可能为此得罪很多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不知人,人知你,试想结果会如何?古人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是说,荣辱都是自己的言行所招致。三国时期的杨修,聪明过人,由于不懂得在上司面前装糊涂的技巧,锋芒毕露,恃才扬己,终罹杀头之祸。所以,对一些小事,还是尽量糊涂一些的好,不要凡事都显得自己比别人明白。即使大事,也是当说时切勿丧失机遇,必旗帜鲜明;不当说时则少说为佳,只要不丧失立场即可。否则,惹火烧身,事后越明白越痛苦。
关键词三: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貌似与“难得糊涂”相对,其实不然;窃以为这“是非”观念,主要是指针对自己而言,而不意味着有能力让所有人都理解自己,让别人的是非观念都和自己一样。
一个是非观念极强或曰“嫉恶如仇”的人,是会引起他人重视的。这种重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留下了好印象,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则是留下了坏印象。这既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因为,由于矛盾的转换,即使那些对你印象好的人,一旦与你产生利害关系,也会把你视为眼中钉。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说,水清澈见底,大鱼难以生存;人太精明,难以找到朋友。所以,“明辨是非”是必须的,以史为鉴也好,以人为鉴也罢,最好只作为约束个人言行的人生准则;可以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却不要太想让别人都理解自己,甚至总想着去否定别人或改变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