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搬家后,我成了蚁族

(2010-09-28 16:34:01)
标签:

北京

蚁族

手无缚鸡之力

行李

私企

城里人

乡下人

蜗居

家居

分类: 风雪思绪-随笔篇

——打工手记

搬家后,我成了蚁族

我又搬家了。

来北京近一个月,这已是第二次找房。这次由城郊到城里,环境和条件好转了,房租也贵了,而房间却小了。不过,延续了最初离单位尽量近些的初衷;也经历了由城里人到乡下人,再到城里“蚁族”的过程。

刚来北京那天,作为一个所处生活环境还算舒适的“发挥余热”之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由天津登上火车在北京出站,再换乘地铁、上下过街天桥……直到SQC公司报到。行装甫卸,即被告知必须于当日自己找到住房,否则公司无地方可住。于是,紧急上网搜索、用天津手机卡“漫游”网上的电话,并马不停蹄地去看房。这一切,对于我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来讲,真的好紧张好疲惫。

眼看着太阳西沉,夜幕四合,工作还没稳定,总不能孤注一掷先租下条件相对好的住房吧?便匆匆租下了离单位不很远,位于城郊昌平区南部的一间“廉价”住房。

这处住房,是私人搭盖的一座城堡式三层楼。四周是房间,当中是个大院子;自来水上下水在一层院子中央,使得地面长期湿淋淋的;二层和三层的每间房门前,形成回廊,有楼梯与上下层连接,三层以上有顶棚。我住在一层与院子大门相对的那间12平米的居室。

虽然环境很恶劣,但我当时是在房东委托人的引导下看中了这间屋里还干净,才决定租下来。电话里,和房东讲好了价格后,便赶紧回单位去继续拖那沉重的行李。行李拖来后,再等房东;房东等来后,价格变了,还增加了事先未提及的很多费用。形只影单,异地他乡,看了一眼院门外那黑沉沉的夜色,再看一眼脚下这沉甸甸的行李,也只得答应他。

此后的日子里,因室内潮湿,被褥用手一摸,感觉就如同刚在洗衣机里甩干,并嗅到一股霉味。雨水接二连三光顾这里,脚上常常沾满泥泞;于是,被朋友们戏谑为“老农”。起初没有地方洗澡,只好添置了电水壶和浴盆,在自己屋里洗;铺板太硬,只好再买来一床被做床垫;夜里上卫生间要懵懵懂懂地脚踏“悬梯”去二楼,也只好自己想办法……

到SQC公司报到不久,就和其他一些年轻人一道被派往丰台区乡下工作。

那些大姑娘和小伙子们似乎不如我这个地道的城里人更加喜欢乡下氛围。他们或许觉得这里条件太差罢,常常在下班后往“家”跑;其实,对于同为外地的“打工仔”和我这样的外地“打工佬”来说,哪里不是“家”呢?再说,这个乡下比我租房的那个乡下似乎更像乡下,街道上不是垃圾成堆,起码很干净。

事先讲好要村里配置的工作、生活物品并未配齐,可我也没有张口要。气派的村委会办公楼里有我的单间办公室(虽然只有一套办公桌椅),“文化活动中心”里有我的单间住房(虽然只有一张孤零零的床),足矣!

负责接待我的村领导对我说,“您如果缺什么就说话呀……”

我答曰,“若缺什么我还是自己解决吧,因为我不是上边派下来的工作队,而是公司派来为你们服务的。你们给我准备得已经很好了……”

对方闻此言似很感动,便总想帮我做些什么;其实人家也确实很忙,总不能把如何配合我当做村里首要工作吧?

我想,即使张口要,也应该是找单位要,而不是找人家“客户”要。可我最终找谁也没要。

村里没为我配备电脑,我用自己的笔记本。村里不管饭,我到饭馆去吃;我的谬论是,不应怕花钱,因为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晚上没地方洗澡,宿舍里也没有冷热水;我把自己的盆拿来,每晚在办公室里洗完再去睡觉……

本来对这个公司印象不很好,认为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不仅和这里的年轻人建立了感情,也在下乡后和村里人建立了感情;每天晚上到老乡家去采访,那种促膝长谈的感觉确实很好。更何况,不仅是淳朴的民风,而且那新鲜的空气和绿色的自然环境,总能使我心旷神怡……

但是,一位朋友的再三邀请使得我去意已决。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