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因噎废食”最早出自“吕氏春秋”:“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饐:通“噎”。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后用“因噎废食”比喻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干的事情停下来不干。唐朝的陆贽也说过:“昔者有因噎而废食者,又有惧溺而自沉者,其为矫枉防患之虑,岂不过哉!”
这句成语的寓意在于告诫后人不要做因噎废食的蠢事。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炎黄子孙还在因噎而废食:
因为有狗咬了人、发现了狂犬病,因此禁止养狗。
因为有人放炮时受了伤,因此禁止燃放鞭炮。
因为有的高尔夫球场占用了耕地,因此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
想想看,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车祸造成的伤亡惨重。是否应该禁止开车?禁止汽车上路?禁止制造汽车?路上没车,也就不会发生车祸了。
古代有个窦蛾冤,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最冤的还要数高尔夫、鞭炮和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