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很多东西还无法和西方比

(2011-11-20 21:37:23)
标签:

格兰维尔

中国

蒸汽钟

农贸市场

校车

杂谈

分类: 旅游游记

                                   中国很多东西还无法和西方比  

      

    只要中国发生什么事故,包括煤矿事故、校车事故、污染事故诸如此类,网络口水常常会出现,美国如何如何。比如最近甘肃正宁县的校车事故,就有人说,美国的校车质量如何好,行驶过程,大家让路并尽力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等等的。真的很无奈,虽然我们自称GDP居世界第二,我们的航天技术可以和美国相争,但是,我们的确和西方有着很大的距离,不是一点点的。

 

    在美国和加拿大旅游,经常可以看见校车经过,的确一切车辆要为校车让路,人们非常自觉。行人即便不是走在人行道上,汽车也会停下来让你先过去。行走在那里,很多人家认为是平常的事却让我们感动。那里也有很多和中国相似的生活,比如农贸市场、鱼市场。

 

    去年去法国我们见识了那里的农贸市场,雷安德里斯小镇的露天市场,各个摊位就处于露天,每个摊位上都搭起棚子,防止下雨。刚到加拿大温哥华次日,从吊桥公园回来 在轮渡的旁边就有一个农贸市场,快餐、鲜花、水果都有卖,很多中餐的摊位,可能就是为中国游客服务的。匆匆逛上一圈,赶轮渡,就离开了。

 

    温哥华有个很有名的地方叫蒸汽镇,那里有座蒸汽钟,钟高2米,4面都有钟面,透明可以清晰看见机械的运作,蒸汽钟每个15分钟就鸣叫并喷一次蒸汽,它能按点报时。蒸汽钟所在的街叫水街,19世纪,水街采用蒸汽来供热,为了散去多余的蒸汽,必须在小镇设立三个散蒸汽的口子,其中一个正好设在水街繁华的路口,为了不影响市容,一位叫桑德斯的人就设计了这座钟,后来很多国家都仿效,先后出现了百来座蒸汽钟,但是,供热方式改变之后,只有温哥华这座蒸汽钟被保留了下来。原本的瑕疵,变成了艺术,这和中国是不一样的。

 

     中午就在蒸汽镇上的一家叫老意大利面工厂里吃饭,吃客很多,要拿号排队,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餐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在不同地方都见到他的招牌。等待就显得时间比较长,我们在小镇逛着,很小的店面,一位年轻人正在制作糖杏仁和糖核桃,很热情,见人就递过去让人品尝,品尝后,我们觉得不好意思就买了包糖杏仁,东西倒还好吃。小伙子很热情,还说自己准备去中国厦门读书,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感。

 

    虽然有名,面馆的历史也只有30多年,不像中国,悠久历史,上百年都觉得不值一提,更别说30年了。加拿大、美国从殖民开始到建国原本也就两三百年。拥挤的餐厅中间摆放一节老式列车车厢,车厢内摆放了餐桌、座椅,给人以文化的积淀感。

 

    我们以为,面条还是中式的好吃,这里被认为每天新鲜制作,美味可口的酱汁,我们却觉得一般,不好吃。女服务生见我们剩下大半,询问是做得不好吗?加拿大和美国的服务业是很注重顾客的意见,顾客的感受的,采集信息以便及时改进,西方人做事认真执着,所以科技进步快,中国不一样,毛估估,大致过得去就可以了,连关系到国家重大事项的经济数据也是不大可靠的。我们搪塞,说量大了点。哦,女生释然。中国自己人爱面子,也不想驳人家的面子,就搪塞,中国和西方真的无法比。

 

    从蒸汽镇出来,乘坐公交车,前往格兰维尔岛,该岛位于福溪南端,最早由潮汐冲刷泥沙沉淀而成,最后成为小岛,早期被当地原住民作为捕鱼的一个据点。上世纪20年代,福溪是木器加工工业中心,因此,格兰维尔岛成了工业基地,岛上遍布工厂和仓库,福溪成为工厂排放污水的福地,格兰维尔岛周围水域污染严重,水中不再有生物。

 

    上世纪70年代,政府开始治理环境,将小岛改建成公园和公共展览场所,现在,这个三面环水的小岛,水清天蓝,风光宜人。岛上有一处用当时废弃的厂房改建成的市场,市场人气很旺,服装、鲜花、食品什么都有卖。加拿大就有很多原本被破坏的环境经过改造成为了公园等公共活动休闲场所,如布查德公园,格兰维尔岛,不像中国,开了矿,赚取超额利润,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千疮百孔,被污染了的环境,留下无尽苦难给当地穷人。

 

    西方的文化,西方人的观念和中国是不同的,他们会把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把人的生命看得很重,把人的自由看得很重。其实人的一生很短暂的人,生命是应该被珍惜的,甘肃正宁县那个叫小博士幼儿园的校车,9座的车子竟然塞进64个人,19条幼小尚未理解什么叫人生的生命,就这样被送进了天堂。

 

    生活要讲究质量,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生活是悲惨的,我们的政府在追求数量,追成世界第二GDP,并努力赶上第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百姓的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质量有没有跟上经济的数量?当物质的进化超过了精神的发展,其结果终将导致社会道德基础的沉沦和瓦解。(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