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还是买房两难选择
炎热的夏天里,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价又一次攀上了历史高峰,购房者只能望峰兴叹,而又无可奈何。有观点提出,买房不如租房。认为在中国这么个土地稀缺,人口众多的国度里,不能够奢望人人有其屋,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人人有其所,也就是说,让相当一部分人抛弃购房的念头,改购为租。甚至说出适当的比例为买与租各占一半,这样还可以保持城市的活力,因为当人们有了固定的房子,就不利于人口的流动。有文章甚至将美国的状况拿来说明问题。
租房住还是买房住,也就是是实现居者有其屋还是实现居者有其所。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还真的难以解决。有开发商甚至出主意,,由政府提供低价土地,让开发商建设房屋用于出租,这些房屋既不是廉租房,也不是商品房。
到底是居者有其屋好还是居者有其所好,说到底都是个人的选择。赞成居者有其所者,认为中国房价的租售比不够合理,与高昂的房价相比,租房子的确很便宜,年租金不到总房价的百分之三。赞成者认为,与其拿出上百万,甚至数百万钱去购房,还不如租房子住合算,将购房资金存在银行里,每年拿利息租房子住还绰绰有余。为了说服人们租房子居住,人们拿美国来做比较,称美国曼哈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都是租房居住,甚至是那些年薪百万的华尔街银行家都选择租房子居住。曼哈顿不仅房价太高了,而且美国房屋持有成本之高,让人难以承受,所以买不如租。
赞成居者有其屋者,其理由是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上,假如房价还是像过去十年二十年里,成数倍的方式快速增长,假如正像某些专家和开发商所预期的,北京上海未来五年房价还将翻番,那么肯定是居者有其屋合算。温州市区一套房子,房东于1997年购买,总房价为五十五万元,上个月以二百一十五万元出手卖出,(所有的税收和交易成本由买方承担)持有时间为十二年,交易完成之后,这个房东净赚了一百六十万元,白白居住了十二年,还稳赚一百六十万元,这样的投资无论放在世界哪个国家都算是非常成功的了。而这种成功的事例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比比皆是,在上海,十年前最贵的房子放在今天都是超乎想象的便宜。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着命利用银行的钱去买房子,就算是收入减少无法及时还按揭款,卖了房子还不是赚了差价吗?
为平抑房价,国务院曾经出台国八条、国六条,每每新政出台,房价便进入横盘整理之中,但是,不久就又开始了报复性的疯狂上涨。2006年到2007年,北京、上海房价翻了番。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原本是开发商日子最为难过的年份。但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人们很容易就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不仅对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开发商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对于购房者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于是,进入今年七八月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商品房出现了报复性上涨。
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房价一上涨就涨的很凶猛,让人措手不及。
美国也好,英国也好,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里,房价的涨幅远远比不上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英国的房屋价格上涨了二点一倍,已经被称之为猛烈上涨了。过去十年里,中国中心城市房屋价格上涨超过十倍了。受次贷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房价在大幅下跌,购房者被深度套牢,于是,就有了买房不如租房的感慨。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大城市的房价几乎没有呈现过下跌的态势。记得2003年,上海的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不过四五千元,当时,有专家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很大了,随时都要破灭,理由自然又是租售比、房价和收入之比。今年,上海新开楼盘平均价格没有低于每平方米两万元的了。面对这个看不透的市场,那些唱衰房价的专家们反而无话可说了。
其实买房好还是租房好,很难从中作出选择,这取决于你对房屋市场的判断。假如房价一直在上升通道中,肯定买房比租房合算,因为银行资金的价格很低,首付只要三成就可以购买一套房子,杠杠作用十分明显。过个一年半载的,等房子价格涨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时,可以脱手卖出啊,你可以当房奴也可以选择不当房奴,拿了大笔的钱去租房子住。假如房价处于下降的通道中,自然租房比购房合算。拿着现金等待房价见底,将来好抄底。对市场的判断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完全取决于个人。专家所言,也只是供个人参考。
目前,中国高房价城市的房租价格非常低廉,这是事实,但是,未必永久那么低下去。假如购房者买房为了投资求回报,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租金自然不为其所愿。在房价上升时,他们购房不为租金,只为增值保值。当大家都不去买房而采取租房子住,房价平稳或者稍有下跌时,租金肯定会上涨,这是毫无疑问的。从人口总量来说,不管你是租房子居住还是买房子居住,需求总是存在的,总是需要那么多的房屋供应才能满足需求,并不是说,人们都去租房子住,房子供应的压力就减轻。
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度里,要保证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供应,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绝不允许逾越,可以用来开发房屋的土地是十分有限的。房子又是不可流动的商品,在哪个城市建设就只能在哪个城市使用,你不可以说石家庄的房子便宜,北京的房子贵,就将石家庄的房子搬到北京去卖。由于房子的不可流动,所以,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有的城市房价涨了再涨,无休无止,有的城市房价却裹步不前,还是停留在十年以前,价格低到几乎去掉了土地成本。
有专家一再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很大了,要破灭了。而且总是拿日本的例子来证明,称日本这个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度,房价可以跌去百分之九十。从2003年开始说泡沫说到今天,但是,我们没有见到什么泡沫,只看到房价越来越高,而且屡屡出现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杭州某楼盘,今年三四月份均价在一万三千多元的时候,售楼处门可罗雀,开发商跑到温州免费将客户拉到杭州看盘。到了八月份,新开楼栋均价上涨到两万元的时候,一开盘几天内就销售一空。专家泡沫的说辞在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什么?
专家说泡沫,总是拿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做样本,又以人们的平均收入和该城市租金与房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泡沫的结论。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中,那些人们希望长期生活居住的城市,由于其生活设施上乘,出行方便,不仅得到国人的青睐,就算是华侨华人也是十分的心仪,而这些城市的土地资源却有限。当经济高速发展,有钱人大量涌现时,这些城市的房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一直上涨就不是件奇怪的事了。这么多的中国人,只要释放一点点的能力就可以将这些城市的房价抬成天价。所以,专家称,北京上海的房价在未来的五年内又将翻番,是可以相信的。
中国的商品房市场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房价超高的城市,反而没有泡沫的存在,而那些经济相对落后房价又很低的城市将会出现泡沫。有时,泡沫和绝对房价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此一轮房价的上涨就说明了一些问题,此一轮房屋价格的上涨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里,就算是围绕上海杭州这样城市周边的县市城镇房屋的价格基本没动,有的还出现了下跌。就像中国的贫富差距一样,中国各城市的房价也在拉开距离,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