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河畔景苑倒塌的不是七号楼
六月二十七日,位于上海莲花河畔景苑七号楼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平整整地躺倒在地面上,甚至连玻璃都完好无损,倒塌的楼盘根部向人们展示一排细细的钢管,仿佛楼盘就是用这排细细的钢管插在泥土中。十三层高的楼宇,以这样的方式倒塌,为中外建筑史上所罕见。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叹为观止。
在此后专家的联合调查中,诞生了网络新词语,叫做"压力差"。专家们认为,小区内,一边一个坑,一边一堆土,造成的压力差使得楼盘轰然倒地,小高层瞬间变成了联排别墅,倒塌的楼宇玻璃都完整无缺。可见这个楼盘的质量是多么的好,楼盘是多么的坚固,要是没有这个讨厌的压力差,这栋楼的设计和建筑甚至可以成为中国建筑史上质量的典范。建议将这个中国式的“压力差”及其产生的结果,去申报诺贝尔奖,从而实现中国在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在此后的曝光的公司董事会成员,其身份背景的暧昧让人感到事件的越发扑朔迷离,而刚刚公布的赔偿方案明显地向开发商倾斜的做法,让人们更是感到这个“压力差”越来越大了。
七号楼的赔偿方案中,可以退房,退房的价格居然是买进时的价格,加上银行存款利率。拜托,我们到银行贷款,什么时候银行以存款的利率贷给我们了。
在计算利率时,合理的方式,应该按照民间借贷的利率计算才是。在此方案中,如果愿意接受换房,则采取多还少补的方法,也就是说,所换的房子面积大于原购房屋,则补差价。补差价是应该的,但是问题在于价格要按照市场价格作价。不是按原来购买的价格作价,这个差价应该以原来购房的价格来补才是正确的。
关于为倒塌楼业主的赔偿问题,有三种方式,同意履行合同者,开发商以百分之五的幅度进行让利,解除合同者,退本反息,退的本可能也是购买时的价格,利息估计也是银行存款利率。第三种是引进第三方公司,以2009年6月27日当日的市价向购房者收购房屋,但不知这个价格是什么样的价格。是开发公司自己定的价格还是市面上二手房的价格
。总之,这个楼盘的后续处理处处体现出维护开发商的利益。
其他的赔偿方式我们有待商榷,但是,牵涉到利率问题肯定要以民间借贷利率计算才比较公平,而且还要尽可能计算购房者的机会成本。
从结果的处理上来看,上海莲花景苑倒塌的不是七号楼,而是小区内其他的数栋楼。七号楼已经躺倒在地,不能够住进去了,这是事实。不管是压力差造成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总归过错在开发商,违约在开发商,购房者有条件和开发商进行谈判,前景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
那些并未倒塌的楼盘,开发商坚持认为质量是上乘的。政府方面称,由于未倒覆楼的质量安全问题未有最终结论,购房者应依法继续履行购房合同。至于最终结论什么时候出来,没有明确的时间,也许搪塞之后
就是不了了之。尽管请了担保,但是,作为居住者来说,疑云始终无法散去,七号楼的阴魂会一直在眼前徘徊,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从这个角度来说,莲花景苑倒塌的不是七号楼。
中国房价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强劲高涨的状态下,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成为暴利阶层,购房者和开发商相比,始终是弱势群体,为了买一个居住房屋,很多人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由于土地批租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是相一致的,作为购房者来说,无法阻止房价的无限上涨,为了居者有其屋,只能被动接受超高房价。但是,当事故出现,需要善后,政府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保护开发商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购房者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才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