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金融成压垮企业最后一根稻草
媒体报道,浙江一新制药董事长郑亚津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自镒身亡;前不久,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浙江云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掌门人朱吉光涉足民间贷款担保无力自拔,自杀身亡;义务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陷入巨额高利贷漩涡,选择悄然失踪;中盛粮油董事长王伟在灰色金融活动中落马,灰色金融成压垮浙江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被专家称为灰色金融的民间借贷活动,在浙江省这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非常活跃,形式多样,效率很高,这个长期存在于中国的非正规金融体系,看上去是独立的,但是,他和正规金融体系又是密切相连。
正常情况下,灰色金融以向企业提供短期借贷为主。企业向商业银行抵押或信用担保贷款到期,需还款,才能申请下一期贷款,几天时间的短期周转,利率非常高,最高年利率可高达百分之一百以上。和商业银行相反的是,灰色金融长期借贷利率要低于短期周转。
这种短期周转的金融服务对商业银行无疑非常有利,他可以大大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据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的二零零八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浙江的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二九。
浙江省尤其是温州,绝大多数企业为民营企业,只要企业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商业银行都会予以放贷,不存在歧视性区别,但是,信用到期必须还清。
浙江民营企业不愿放弃高收益投资项目的投资机会,纷纷进行投资扩张,出事的金乌集团、一新制药、中盛粮油等都在进行土地和房地产投资。这几年,温州的制造业几乎都涉足房地产业,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还涉足私募股权基金等,这些行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很大。
中央进行宏观调控,银根抽紧,贷款额度减少。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商业银行只能向更优质的企业发放贷款。对被认为风险较大的企业在催收到期贷款后,就不予审批下一期贷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灰色金融无法自拔。
媒体报道,华夏银行从一新制药催还五百万元人民币帐款,使公司陷入绝境,郑亚津以自杀退出。朱吉光为朋友企业进行一千万元的民间贷款担保,违约后担保公司上门逼债,走上不归路。据媒体报道,金乌集团借入高利贷十四亿元人民币。中盛粮油则通过棕榈油进口业务,利用信用证套现购买土地增值以及进入灰色金融市场博取高利而落马。
一新制药、金乌集团、云光泵阀在浙江省都是非常知名的企业,显然灰色金融的高利贷是不能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而灰色金融市场渐渐浮出水面的信用风险,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