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都宣布公务车用油标准,大陆为何不行动?
全球原油价格暴涨,令发展中国家不知所措。出于节能减碳的目的,台湾8日宣布了车辆节能减碳措施,这项措施包括对高官新购车辆排量的限制。并规定明年度起,中小型公务车用油每月每辆限额用油151公升,届满16年以上车辆不得编列油料费。
台湾都出手制订措施,并从官员做起,以实际行动,应对国际高油价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令全球变暖的现实。中国大陆为什么就不可以行动起来呢?
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了,仅次于美国。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原油消费的增幅很有可能超过美国。
为节省购车、减少耗油及废气排放,台湾“行政院”规定,除部会“正副首长”、次于“部会首长”座车及特殊用途车辆外,其余公务车辆均暂缓购置或汰换。不仅在公务用车方面,在用电方面,台湾都出台实际可操作的节约措施。
中国大陆在抱怨国际炒家爆炒原油的同时,也应该检讨我们自己,如果也参照台湾的做法,我想汽油的消耗定会大幅下降。
台湾方面称,为对抗高油价,从明年度起,首先制订中小型公务车汽油耗用标准,由现行每月每辆189公升,调降为151公升,(用油量下降,不是上升)并规定各“部会”单位主管不再由公务车辆接送上下班,规定还包括公务车停车逾3分钟便熄火,推行公务车共乘及搭大众交通工具洽公等等。加上新增电混合动力车、油气双燃车汽油耗用标准等等,台湾当局预计汽油耗用量可大幅调降两成以上。
大陆目前公务车超过了350万辆,年养车费用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这些车辆每年究竟耗油多少,没有统计,或者是统计数字没有公开。如果按照台湾的做法,那么每年节省的油耗数字肯定是惊人的,如果严格执行每辆公务车每月的用油标准的话,就不会有只有500米的路程要用公车接送了,不会为了等官员开会出来,司机开大油门调节车内的温度了,不会从一个政府大院内到同一个会场出席会议,各自乘坐一辆专车前往了。即便是公车私用,也要自掏腰包付油钱。
曾一段时间,关于公务用车的改革甚嚣尘上,许多城市纷纷发布改革的消息,有将公务车卖给官员私人,然后以补贴的方式解决其公务出行开支,有的说要成立公司,公务用车由公司负责。但是,最终都没有了下文,已经开始实施改革的城市最终也没有经验总结,可能得不偿失,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反而增加开支,产生更大的不公平。
其实,公务用车改革,不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比如,乘着当前高油价,首先从约束用油开始,慢慢地进行其他合理的改革。
据报道,国际油价本周大幅回落,8日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收盘时每桶跌至136美元,这是两周来的最低价。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普遍担心,高油价会吓退消费者导致汽油需求下降,正是这种担心令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假如中国宣布了公务车限量用油的消息,没准国际油价还要下跌呢。国际炒家此一轮爆炒原油,其实就是针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因为这些国家每年油耗增长的幅度比较大。
当国际油价处于躁动不安之中时,中国国内汽油价格还保持相对稳定,那是源于政府对汽油的高额补贴,如果不能遵循市场机制,一味实施冻涨的话,必将造成全民埋单,不符合社会正义,就像“骑脚踏车的人补贴开奔驰车的人”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