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行,禾木的清晨(5)
刚到禾木,当地人便推荐,禾木的清晨。由于时差,这里太阳升起的时间在早晨8点半钟。晚上受到野狗的干扰,没有睡好。早晨一醒来已经是8点钟了,赶快简单洗刷,一路奔跑。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到禾木村西边的山岗上,欣赏禾木的日出。
很多哈萨克人骑着骏马集合在各个旅舍的门前,希冀人们骑马出行。我们则是一路狂奔,过了架在禾木河上的小木桥,来到了山岗脚下,村民们为游客修建了一条通往岗顶的木质便道。我们则是顺着山坡往上爬,其实,这里的山岗并不陡,岗也不高,岗顶或圆圆的,或者上了一个坡,就出现大片平展展的草场。这是在我们江南所没有见过的地貌,很是奇特。深秋禾木的早晚很是寒冷,一夜北风,地面铺设了一层白色的寒霜,站在山岗上的人们都已经穿上了江南的冬装。
禾木村西面的山岗上,此时已经站着众多的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地架设在那里,等待着太阳的升起。现在的摄影设备的确是越来越好了,能将自然拍摄得比自然更美。但是,回来后我在网站和杂志上,至今尚未搜索到比在禾木村看到的自然景观更美的图片,或者是能够充分表达禾木秋天之美的写实图片。
禾木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美景,无论从那个角度去看都是美丽的,都是无法用镜头或者画笔来表现的。和喀纳斯相比,禾木村属于比较原始的未被过度旅游开发的处女地,来此间欣赏者大多数都是摄影发烧友。可能是因为人口稀少,可能是自然的净化能力很强,在禾木村,你不会有着偏远乡村那种脏和乱的感觉,房屋的布局很齐整协调。连被马蹄扬起的尘土似乎都是干净的,脚下的马粪牛粪羊粪也没有叫人那么讨厌,吸入肺中的空气是甜美的。
太阳尚未露脸,天色已经大亮,整个禾木村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大片木屋,静静地座落在山谷中,村落周围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相间,清悠悠的禾木河轻灵灵地穿过树林子,从村子的西面由北向南绕着村子流向远方。秋天,大地采用菊黄色为主基调,木屋的颜色形状和草原、草甸、树木、碧绿的河水、蔚蓝的天空、很是协调。炊烟袅袅升起,晨雾缠绵萦绕在村落中,轻轻柔柔地飘荡着,你根本分不清是雾气还是炊烟。
东边的天际越来越红,越发明亮。终于,一轮红日腾空而跃,跃出了山坡,挂上了蓝天。脚下村庄的雾色逐渐散去,牛群走向草场,骏马已经在低头吃草。牛群、羊群、马们自由散漫地随意地散落在成片的草场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毫不做作。禾木村新的一天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开始了。山岗上观望日出的游客们也各自散去,去选择新一天的行程。
禾木村西边除了圆圆的小山岗,还呈现一个长方形的大平台,这是一片大草场,大草场舒展着延伸开去,和远处的山岗自然流畅地连接在一起。一个白色的蒙古包就孤零零地摆放在草场上,蒙古包周边围了一圈铁丝,铁丝里边算是院落了,一只绵羊被栓在木桩上,旁边是一只用来生火的炉子。蒙古包的门关着,我们不好意思进去。在这个美好的金色清晨,主人也许尚未起床。在禾木,我们经常会看到眼前这样的景象,游牧人家的普通的清晨。蒙古包会随着草场而转移,草场通常分春秋、夏、冬草场,他们逐水草而居。虽然,今天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了固定的住所。但是,原来的生活习惯还不愿意完全放弃。
在这片草场上还设了个收费站,称之为喀纳斯门票分站。原来,从这片草场穿过,跃过几道山梁,骑马或者徒步者可以到达喀纳斯。管理者说,不会骑马者需要两三天时间,中间住在一个叫黑湖的风景地,那里准备了宿营者的房屋,也可以帐篷野外露营。当地原主民策马飞奔只需六个小时就可抵达喀纳斯。在禾木村,我们没有找到马厩,看到是众多高高的草垛子,那是冬天用来喂牲畜的。管理者称,马儿们被自由地放养在草场深处。难怪,看不见马厩的禾木,当需要用马时,不知从何处就会牵出匹匹骏马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