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职业首选——公务员
温州是个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引人关注的城市。很多媒体都认为,温州人喜欢创业,不喜欢因循守旧的职业,比如公务员。错了,温州人最爱的职业就是公务员了。每当公务员招考,那趋之如鹜的情形让你叹为观止,所招的岗位差不多都是数百个考一个。开个玩笑,如果要招个管理温州市委市政府厕所的人员,估计也会有硕士博士去应聘。当然,前提是,这个厕所管理员必须是公务员编制。
历史是在慢慢演变着的,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务员在温州并不吃香。因为收入比较低,温州人倒是愿意去比如学校,新闻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上班。后来,人们羡慕的是一家两制,就是说一个家庭中,一人是公务员,享受稳定的收入和工作,一人是私营业主,可以有着较高的收入。
自从提出高薪养廉以来,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在节节攀升。这不,今年又要加工资了。经过连续加薪之后,目前,公务员职业在温州,已经成为大家一致公认的高收入阶层了。在温州,市纪委的一个中层干部年薪可达8万元人民币,纪委自然不是公务员中最高收入岗位了。即便同样是公务员,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收入还是有所区别,比如都是温州市,各个县(市)的收入是不同的,如果要搞清楚这些是需要智慧的。
一般来说,温州公务员的收入是有帐面收入和非帐面收入的,所以,就导致不同单位的收入是有区别的,有高有低。
过去,温州的公务员一直在抱怨,在所有公务员中,财税部门为什么可以是收入最高的。一个大学刚毕业者,进入温州财税部门工作,税后月收入可以高达5000元人民币。自从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的审计风暴之后,这几年,温州审计局公务员的月薪在上升,据说超过了财税部门。不过,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酝酿着让公务员收入统一起来,不能患不均。
但是不管如何,不可否定的是,每个公务员在他所在的地方收入都是骄人的,他们过的是体面的生活。
除了明收入外,潜规则带来的各种好处是不胜枚举的。这几年,房屋价格飞涨,温州的经济适用房也在加速建设中。但是,温州的经济适用房大部分是为公务员建设的,成为一种福利享受。几乎是每个公务员都可以根据职务的高低,得到一套面积有大有小的房屋,超出享受部分,可以以低于市价,高于经济适用房价格补足。
实际上,温州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已经改变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的初衷,成为权利寻租的一部分了。所以,这几年,温州的经济适用房面积越建越大,大的每套面积可以高达250平方米。一套房屋,和市价可以相差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一个温州的小企业家,恐怕一辈子的积蓄都达不到这个数字。在市场激烈竞争下,很多个体户和小企业仅勉强维持生计,他们甚至买不起房子,也没有多少积蓄。有的还负债累累。
由于公权力在握,公务员其社会地位也是令人羡慕的。而且,公务员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工作压力,一天8小时上班,偶尔加加班。不像去企业,加班是经常的事,甚至加班没有加班费。而温州的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外来人员很少有发展空间,只是打工维持生计而已。如果创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又是谈何容易啊。实际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银行不给开户,基本上是得不到银行贷款的,而民间借贷的价格比较高。而且,目前的情况是,要么是技术密集,要么是资金密集,要么你公权力在握,有关系。如果都达不到,想创业真的是很难的。
公务员的升迁却是有规律可寻的,即便是当不上一官半职的,也可以套用相应的职位有所享受,只要到了年限有会有相应的享受。
所以,今天,温州人最欣赏的是一家两人都是公务员。一次,有人告诉我说,他的姐姐是公务员,而姐夫是私营企业主,我说,多好的家庭啊。他的回答是,不好啊,还是两人都是公务员好啊。姐夫经常在外应酬,压力很大,工作很忙,还要看各方面的脸色,可是年收入和姐姐差不了多少。
因为公务员的种种优势,使得这个职业成为了温州的首选,很多家长,孩子大学一毕业,就敦促他(她)去考公务员。但是,在温州考上公务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报名者众多,竞争激烈自然不用说。而且,公务员考试,笔试的分数占了50%,而面试的分数占了另50%,个中的原由是很难理得清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