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航海归上市,一开盘就跌破发行价,一路走来,最高在2.81,最低是2.74,最终勉强收在发行价2.80。还有人猜测,这是国航动用了增持资金才有的结果。
昨天晚上央行宣布升息,那些申购中签后,在上市首日舍不得抛出国航的股民着实着急。怕是下周一国航又会跌破发行价,损失惨重。言语之间,这些申购了国航的散户朋友真是悔青了肠子。他们像祥林嫂一样唠唠叨叨的,怎么就去申购这么一支烂股了呢,怎么就去申购这么一支烂股了呢!
申购国航并且中签股数比较多的散户们的心情的确可以理解,国航烂不烂咱们尚且不去评论,因为在众多的航空公司中,他还算是优秀的,毕竟还有盈利。当然,由于经营不善,不够诚信等等原因,这种海归股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恐怕在海外再融资不易,所以就急于海归劫贫济富来了。
你想啊,中国那么多的企业嗷嗷待哺,需要到资本市场上融资,而央行也一直为企业间接融资数额太大导致银行风险增大而着急。现在,为了调控,资金又处于紧缩状态,股市更不易了。那些原本在海外上市融到一大笔资金的航母般的大公司,钱用完了,不够了,没地方找去了,就又一只一只回到A股市场上再融资。导致国内资本市场资金紧缺,股价暴跌。这种劫贫济富的做法很不道德。
不道德归不道德,毕竟海归还是要归的。这是你我都无法左右的了的事。我们普通百姓哪来的话语权啊。不过在接下来的事情中,我们都应该留点心眼,多动动脑子,这样上当受骗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其实,国航网上发行前就已经有了征兆的,你看,国航网下申购时因为不利,导致被迫减少发行,较原定发行规模少了10.61亿股,缩减近4成。对于减少发行,国航董事长李家祥是这么解释的,A股上市,国航卖股票跟卖菜、面包、衣服是一样的道理,减发也很正常。这是股市市场化的一个表现,好比卖黄瓜,行情不好就卖一筐留一筐。面对破发的担忧,李家祥还说,我认为不会破发,肯定在2.80元以上。
机构投资者趋于谨慎,申购很不积极,而普通投资者却还处于惯性思维之中,以为新股上市首日总会有溢价收益,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已。结果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网上申购好于预期,资金冻结总额高达430.7亿元,申购股数总计153.8亿股,中签率高达5.33%,创下全流通IPO至今的中签率新高。
既然网上申购好于预计,李家祥和承销商本打算启动回拨机制,将网下剩余部分股份回拨到网上申购,但是苦于监管层没有同意。这倒是保护了普通投资者。
为了顺利捞到钱,国航大股东于7月31日赶紧表态,自国航上市交易后至2006年12月31日,若国航A股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格,大股东以不低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按相关监管要求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直至恢复到发行价格为止,累计增持量不超过A股6亿股。
国航最终发行总规模仅为16.39亿股,除去定向配售、网下配售和锁定因素外,18日能够上市流通仅8亿多股,实际流通市值25亿左右。
算上3个月后解冻的4.695亿网下配售股份,年内国航可流通的A股数量也不过12.89亿股,因此国航大股东增持数量的上限几乎达到流通总额的一半。
有了这样的承诺,咱们善良的普通投资者,还有什么理由不踊跃申购国航呢。
谁都想不到国航居然成为A股市场新老划断以来新股制度性收益首次为负值。这种结果让普通投资者不后悔也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