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都是这样 的 潜伏

标签:
糖尿病胰岛素糖耐量血糖二型糖尿病 |
分类: 知识加油站 |
什么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呢?
1、吃好的≠吃健康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由“有什么能吃”变成了“今天想吃什么”。恨不得每餐都是细面精米和大鱼大肉,一言不合就下馆子。其实这样真的不是健康的方式。
有人问了,天天大鱼大肉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我同意。但是你说每天精米细面也不健康?没错,精米细面每天食用也不健康。因为精米细面在加工过程中小麦和大米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都被损耗流失了,这样会使精米细面的升糖速度变的很快,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呼吁大家要经常吃粗粮。
此外,均衡的营养摄入过多,也会加大血糖的负荷,给糖代谢造成压力,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不运动=增加患病风险
95%以上的人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但是专家认为人的运动量和发病率关系密切。
不运动=长胖=2型糖尿病概率增加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运动,他体内的能量就会每天积攒。没有新的消耗,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和糖原使人长胖。肥胖以后胰岛素容易形成抵抗,糖尿病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3、只胖肚子要注意
肥胖是糖尿病犯罪的基础,而腰腹部肥胖,被称为中心肥胖型和苹果肥胖型的人群比周围肥胖型的糖尿病患病风险高很多。
在中国,中心肥胖型是非常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成2型糖尿病。因此很多人认为是吃出来的糖尿病。
除了以上主要因素外,吸烟、酗酒,甚至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质量差等,也都是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
控制饮食
多粗粮少精米细面,多果蔬少油盐。切不可一天三顿小烧烤,要学会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喽!
2.
调整运动习惯
对于上班族来说,久坐是个普遍的现象。要想办法纠正一下久坐的处境。比如多喝水,即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多去几趟厕所,强制自己活动一下。早晚上下班,可以骑骑共享单车。周末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郊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
了解自己的家族史
如果家族里有糖尿病史或自己属于中心肥胖型的朋友,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了。虽然糖尿病也有部分遗传因素,但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后一篇:回答会员提问:跟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