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窗:速度(运动体适能)

(2015-09-01 13:08:35)
标签:

体适能

负荷

肌肉

三磷酸腺苷

肌酸

分类: 知识加油站
知识窗:速度(运动体适能)
 一、速度的定義與重要性
速度的定義為全身或身體的任一部位透過空間從一位置移動至另一位置快慢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單位時間位移的變化量,位移的距離愈長,速度愈快,為許多競技運動中攸關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賽跑而言,誰的速度快,獲勝的機會就大;就跳遠而言,誰起跳時的水平速度大則獲勝的機會亦大;推鉛球也是一樣,誰能使鉛球在出手時獲得最大的初速度,則鉛球擲得愈遠的機會愈大。

二、影響速度的因素
1.遺傳因素
與肌力及肌耐力相比,速度經過後天良好的訓練後,並不能獲得明顯的增進,因為,速度的能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成份相當高。速度取決於神經反應速度與該神經如何有效支配肌肉產生快速運動,而神經活動的靈敏性、興奮與抑制間的快速交替,以及神經肌肉間的協調能力等皆受先天遺傳的影響。

2.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是指從信號出現至產生肌肉動作反應的時間。運動情境中,有對簡單情況和複雜(多選擇)情況的兩種反應時間。簡單反應是一種對突然出現的信號事先預知所做出的自覺反應;複雜反應則是指面臨多種刺激而必須選擇對其中的一種刺激做出反應。

3.肌力
大多數的運動項目中,動力(power) 是完成快速運動的決定因素之一,動力為肌肉收縮產生力量與速度的能力,因此,適當提昇肌力後,肌肉可更易克服外部的阻力,例如:重力、器械阻力、環境阻力(風、水等),而增進運動的速度。

4.技術
透過反覆的練習,使動作技術更純熟及正確,可以增進動作的速度,還可以使作用肌與頡抗肌之間更加協調和放鬆,同時,有效地使用能量,使動作更省力、更協調,最後成為快速反應的反射動作。

三、速度的訓練方法
速度訓練的原則有三:
1.訓練的運動負荷要輕;
2.運動時,應時常以最快速度實施;
3.必需常常反覆練習所學的運動。不過在反覆練習時,應避免在疲勞狀態下繼續練習。

目前最常見的增加跑速訓練方法是加速快跑,也就是說由慢跑逐漸加速(40 至50m),最後以最快速度再跑20 至30m。以這種方法體會速度感,並練習神經支配的變換速度。其他相同原理的方法還有:
(1)在和緩的下坡衝刺
(2)利用順風以最高的速度快跑
(3)原地舉腿快跑
(4)仰臥以雙手撐起腰部,兩足以最高速度做快跑運動(踩腳踏車動作)等等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