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教课堂 :训练中内脏器官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获取
(2013-02-04 16:38:04)
标签:
心肌心率康体动脉静脉 |
分类: 知识加油站 |
体内各器官与组织细胞进行活动,需不断供给氧与营养物质,氧来自肺泡,营养物质来自小肠粘膜的吸收。而远离肺与肠的器官又如何能得到这些物质呢?这是因为体内有完善的血液转运系统,包括大循环(体循环)与小循环(肺循环)。血液自右心室到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入左心房,此为肺循环。经过此循环血液获得氧。血液自左心室到主为体循环。食入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后被小肠吸收,经肠系膜静脉到门静脉入肝脏,再经肝静脉到下腔静脉而进入右心房与右心室。肺循环与体循环是相互衔接的,从左心室进入动脉的血液既含有丰富的氧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与组织的毛细血管,将动脉血输送给它们,以满足其需要,使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得以维持。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动脉血含氧合血红蛋白较多,故呈鲜红色;而静脉血含氮离血红蛋白较多,故呈紫蓝色。经过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每100毫升含的氧离血红蛋白若到心脏的血液与从心脏泵入动脉系统的血液是平衡的。这种进出心脏的血量为什么能取得平衡呢?在前面已经谈到心脏的泵血量取决于心室肌的收缩力量,而心肌的收缩力又取决于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初长度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也增加,这现象称为心定律。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与进入心室的血量有关,进入的血量多,则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增大,此时心室肌的初长度即增加,故心室收缩时力量增大,泵出的血量自然增大。相反,当回心血量少时心室的充盈量也减少,故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心室肌的初长度减小,收缩力减弱,被泵出的血量自然减少。可见进出心脏血量的平衡是通过改变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来实现的。它不受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只取决于进入心室的血量,所以进入量与泵出量能取得平衡。若这种平衡不能维持则出现病理状态。如果回心血量大于泵出血量,则静脉系统出现淤血,肝肿大,心衰的病人可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