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笔记:奔马率(二)

(2011-01-19 15:27:37)
标签:

健康

健美

健身

奔马率

蛋白质

肺循环

动脉

骨骼

静脉

康体

收缩

血液

体循环

分类: 知识加油站

分类  运动笔记:奔马率(二)

    奔马律(gallop rhythm):为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额外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根据出现时间的不同,奔马律又可分为3种。

舒张早期奔马律(protodiastolic gallop)

  是最常见的一种,额外心音出现在舒张早期。由于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张力降低,心室壁顺应性减退,当血液自心房快速注入心室时,可使过度充盈的心室壁产生振动,形成额外心音,故也称为室性奔马律(ventricular gallop)。其出现的时间和发生的机制与第三心音相似,但是两者间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①舒张早期奔马律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而生理性第三心音出现于健康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②奔马律多伴有心率快(常在100次/分以上),而生理性第三心音则在心跳缓慢时(运动后由快变慢时)较易发现;③奔马律的3个心音间距大致相同,性质亦相近,而第三心音则距第二心音较近;④奔马律不受体位影响,生理性第三心音则常在坐位或立位时消失。 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度较弱;③额外心音出现在舒张早期,即第二心音后;④奔马律多起源于左心室,听诊最清晰的部位在心尖部,而右心室奔马律在胸骨下端左缘最清楚;⑤左心室奔马律呼气末明显,吸气时减弱,右心室奔马律则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减弱。
  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反映左心室功能低下,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经治疗后,随心功能的好转,奔马律可消失。临床上奔马律的消失,可作为病情好转的标志之一。

舒张晚期奔马律(1ate diastolic gallop)

  发生较晚,出现在收缩期开始之前,即第一心音前0.1s,故也称为收缩期前奔马律(presystolic gallop)。其产生机制是舒张末期左心室压力增高和顺应性降低,左心房为克服增大的心室充盈阻力而加强收缩所致,因而也称为房性奔马律(atrial gallop)。来自右心房的舒张晚期奔马律极少见。 舒张晚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度弱;③额外心音距第二心音较远,距第一心音近;④心尖部稍内侧听诊最清楚。该奔马律易与第一心音分裂相混淆。第一心音分裂的两个成分声音性质大致相同,而收缩期前奔马律的额外心音性质较钝,并在心跳加速时较易听到。
  舒张晚期奔马律的出现反映心室收缩期后负荷过重,室壁顺应性降低,多见于后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重叠性奔马律(summation gallop):

  当同时存在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奔马律时,听诊呈"ke-len-da-la"4个音响,如同火车头行驶中机轮发出的声响,称为四音律(quadruple rhythm),又称"火车头"奔马律。当心率加快(>120次/分)时,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奔马律的额外心音重叠在一起,称为重叠性奔马律(三音律)。当心率减慢时,又恢复成四音律。常见于心肌病、左心或右心衰竭伴心动过速患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