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会员球王的--健身笔记的重要性
标签:
健康健美健身笔记记录饮食体重脂肪生理指标血压心率负荷速度 |
分类: 知识加油站 |
健身笔记可以是日记,也可以不定期随时记,基本内容应包括:
1、锻炼的方式与负荷(次数、距离、重量、速度、练习的间隔和持续时间等);
2、不同负荷的身体反应(主观感觉或生理生化指标);
3、锻炼心得和对某动作技术的体会。
另外,还可以注明影响健身活动的客观条件(天气、场所、器材等)。
纵向比较最能说明锻炼效果,而过程的记录则是对比的依据。例如,某人以走步为锻炼手段,最初匀速走2000米耗时30分钟,结束时的瞬间心率为112次/分钟。坚持每周4-5次健身走,两个月后用同样速度走同等距离,心率为106次/分钟,显然体质增强了,锻炼方法基本得到肯定。又如,一位身体肥胖者(身高1.70米,体重88千克)BMI指数高达30.4,采用走步与游泳结合的方法练了半年,安静心率由78次/分钟变为75次/分钟,而BMI指数仅下降到30.2,说明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所改善,但减肥效果不佳,需重新考虑调整锻炼方案。
某些慢性病患者,写健身笔记更为重要,并且应比较系统和详细。其内容除了锻炼方法、负荷与体会,还要包括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例如心率、血压、血糖等),以及服用药品的情况。希望控制体重的人,还要比较仔细地将健身内容、饮食情况与体重(有条件时,采用身体成分测试指标)结合起来记录,以便筛选及优化锻炼方法。
乍写健身笔记,很容易像“流水账”,似乎意义不大。然而,若经过加工,将不同阶段的练习方法与负荷量归纳统计,结合身体状况(自我感觉与生理等指标)综合分析,往往就受益了。不仅自己受用,还可彼此借鉴。写健身笔记时,要先回忆今天活动的过程,然后再动笔。这有助于记得完整和条理清晰,更有利于加深对动作要领的体会。
对中老年人来说,写健身笔记的好处更多,既能提高锻炼效果,又可以保持、提高书写能力,还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出现老年痴呆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