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教课堂--运动处方的组成及制定

(2009-11-23 11:32:59)
标签:

运动处方

锻炼

健身

减肥

健康

心率

血压

肺活量

生理机能

锻炼目的

酸痛

分类: 知识加油站
运动处方的组成私教课堂--运动处方的组成及制定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就是lmin的运动强度。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X(70%—85%)。

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X75%+安静心率

  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200(次/min),心率储备为 200—70=130(次/min),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X75%+70二167.5(次/min)。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

    它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强度大,时间应稍短,强度小,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关于运动频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5.效果检查 

    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