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知识加油站 |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① 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②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③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④ 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就地取材迅速包扎止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⑤ 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⑥ 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⑦ 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⑧ 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① 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②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③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④ 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就地取材迅速包扎止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⑤ 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⑥ 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⑦ 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⑧ 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如何处理中署

中暑
原因--- 在夏季湿热无风的山区中开展行山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靠汗液蒸发来控制体温,人就会很容易中暑。
症状---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脸发红、脉搏加快、体温升至40°C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中暑的人很快会失去意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生命危险。
处理原则---
①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并且平卧在平地上,降低体温。
② 若患者尚有意识,应补充水分,以运动饮料为宜。
处理步骤---
①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松开束缚颈部和身体的衣扣及腰带,将浸过冷水的毛巾或衣服帮患者抹身,同时为患者送风,直到患者的体温降到38°C以下。
② 当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意识开始恢复或稍有稳定时,应让患者摄取水分,最好喝一些运动饮料。
预防方法---
参加行山等其它户外活动,应注意休息和多饮水,出行前记得带帽和太阳镜。
热昏厥
原因---
体质较弱的行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症状---
感觉筋疲力尽,烦躁不安,头痛、晕眩伴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处理步骤---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预防方法---
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行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及时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前一篇:运动卫生小知识
后一篇:骑行时遇到的大暴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