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邰教练
邰教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70
  • 关注人气:1,6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叠溪古镇 行走在高原的边缘--给家人

(2007-06-23 11:10:15)
分类: 贴图空间
叠溪古镇 <wbr>行走在高原的边缘--给家人
 叠溪在今出名,始于自然灾害的地震。曾经有一篇说这是地震造就的美,我很不赞同,难道面对残垣断壁,全部村庄被毁,人们的哀嚎,是美吗?或者说还能感受到美吗?即使再有可以被称为美的地方,也会因痛苦的记忆和曾经的伤痕变得沉重。我并没去寻访地震的遗迹,更不愿作“古代战场指点在,汉关要害杳然无”的体味。只是想静静地感受现今人们的生活。
叠溪古镇 <wbr>行走在高原的边缘--给家人
从车上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碉,其突兀在山谷中一孤峰之上,背仰大山,面瞰湖水,似孤芳自赏、傲视群雄,又似行者在山间思考,静默悟禅,但终究逃不过临近的世俗凡音。四川的古碉分布很广,但我却没有查到此碉的建置年考,不知是现今旅游所造,还是古已有之,所以不敢乱言,但景致却是好的。出发之日正是连日阴雨,未能见到艳阳高照,然而在高原上,阴雨连绵的天气造就了雨雾弥漫山野,群峰若隐若现,比之黄山云海,有过之而无不及,那种大气魄一点也不输给黄山区区几峰。那山谷间看见的,看不见的,都会让你有走入云端的感觉。
叠溪古镇 <wbr>行走在高原的边缘--给家人
 
小镇的古老并不仅限于古街古巷,在较场乡中小学的校园内还有一座点将台摩崖造像。这是一处有名的古迹。相传女将樊梨花曾在此处点兵操练,所以这里有较场的古名。点将台在一块巨大的岩石面上凿刻而成,上有一天然椭圆形巨石,即为点将台,其旁有一古碉,上层已崩塌,现存的下层只有三四米高。点将台和古碉之间有一天然石缝,可容一人经过,由此而上,便可入古碉,或上点将台。站在点将台上,试想曾经练兵之处应是何等壮观,边塞的战事又是何等残酷。石壁上的摩崖造像,说实话看不太懂,据资料上介绍,有释迦佛、药王、观音、力士、飞天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技艺娴熟,我看不懂,不一定博友当中的高人不懂,所以特写几张,供大家参考。闲话一句,也就是这样重要的地方,我尽然在湿滑的地上,狠狠地摔了一跤,手上挂了彩,浑身泥污,幸好相机完好无损,只是镜头有了一点水雾,要是博友能见到我当时的“惨况”,一定也会“悲叹”的。
叠溪古镇 <wbr>行走在高原的边缘--给家人
我沿小镇的街道一路走去,街边竖立有“叠溪动感城”的称号,我想这是源于地震的原因,但是一提动感,让我想到的不过都是时尚摩登之类的东西,但是走进这座小镇,却充满古味,古韵悠扬。街边座座民宅,大体都是土夯筑的,那被风霜雨雪侵蚀过的窗棱和门板,让你再也无法分辨出曾经的漆色,房檐上已经生长了许久的杂草,嫩绿和枯黄相间着,让你知道岁月的延续不仅有人,还有它们。唯一能让你眼前觉得跳动的颜色便是丰收的季节里,金黄的玉米成串的悬挂于房檐。所以,和松州古城相比,便是古城不古,动感之城尤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