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朋友们的一个聚会,我是想做个茶点带过去,在等人打牌的时候搭搭嘴。
之前在下厨房看到有人用飞饱饼皮做的椰蓉酥条,我对椰蓉做的东西完全没抵抗力,就留意了一下。
自己做当然是叠挞皮,椰蓉馅也是以前做面包惯用的大致配方,就凭着印象操持起来。

做挞皮我们叫“叠被子”,只要在我博客酥皮、塔分类中就能发现不少身影,配方从最初的葡式蛋挞到后来的皇冠杏仁派等等,用料有中粉,高、低粉的差别,使用在哪类糕点上我也有说明。
叠被子的手法其实也算是西点中比较基础的一类,各种起酥的糕点还有可颂面包都会用到,你只要多操作几次不断熟悉总结也不难的,然后就可以自由变化出不同的造型。
本来我这次也是想按下厨房里的整形直接长条扭了烤(过程图中有一张),一盘出炉发现造型不好控制,烤出来变形严重,干脆使用了我的香酥面包条的整形方法。

要操作中要注意的事项,在之前的博文中都有说到。这次呢因为降温,家里大概不到15度的样子,我就室温松驰的。
详细的操作方法看我前面的博文,这次主要给个配方。
一、 挞皮:270克低粉,30克高粉,40克软化黄油(安佳),20克幼砂糖,2克盐,140-145克温水;裹入黄油(歌文牌)145克。
制作上是三次三折。要想烤出来好看,用力均匀、薄厚一致也是关键。因为是饼干类的东西,三折后层数也很多,所以烤前尽力擀薄。给出的分量最后分两份交替操作,一份在擀薄时有回缩现象就换一份松驰。烤前不刷蛋液也很漂亮。

烤制温度是180度,中层,时间跟你烤的量及饼坯大小有关,大约22分钟。

二、馅料:黄油30克,幼砂糖35克,全蛋30克,奶粉12克,椰蓉55克。
配方也很好记,大致是除了椰蓉2,其它都是1。最早用的椰蓉馅料里有牛奶,后来做面包的时候怕水份太多就舍弃了,操作上也就是的刮刀各种拌入。注意最初的黄油软化加糖要打匀。
这次添加的奶粉感觉不错,以后面包馅也可以用。
馅料抹在挞皮上的时候要抹平整,这样烤出来才好看。
只夹一层,夹好后再擀开,使它们更紧密。造型参见香酥面包条,向内扣两次。内扣后竖条拉直了烤出炉会好看点。
大概一共是4盘吧,最后一盘时间太晚了,我没再擀薄切,比较大,相对来说没有小的烤的透,酥松性稍差一点。

老公非常给面子,晚上应酬回来吃了不少,说是忍不住,太香了,要放肆一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