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德国馆世博场馆c区 |
分类: 游记 |
6月21日,世博游的第四天,我跟儿子没什么压力,计划是游玩C区,只要能进入德国馆就算圆满。
每晚看到12点的世界杯赛,并不因在世博园内的劳累而中断,早晨依然是悠悠地从睡梦中醒来,大约9点来到6号门,人虽然不少,安检在30分钟内都能完成。所以,当你不能在7点前第一批人员到达门口,顺利的领到中国馆预约票并以百米冲刺速度跑到一个超级大馆前,那么9:30以后入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入园后是B区,我们坐园内公交来到C区底站,下车后就是美国馆,N多人在排队,其实美国馆是在最后找到几个企业赞助才得以开工的场馆,一个没有用心去做的场馆应该是没什么看头的。
旁边的加拿大馆一大早竟然没什么人,整个场馆很大,内部也开阔,前两天一直在拥挤的场馆内与游人摩肩擦踵,突然来这么个“空旷”地方心情大好,不免对加拿大馆心生好感。
这是根据人在骑车时产生的能量放映动画片。
大屏幕展示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很文艺!音乐配得特别棒,我坐那儿看了两遍才离开。
出口有个人陪游人拍照片。应该还有演出的,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智利馆前排队的人不多,当晚世界杯有智利对瑞士的比赛,馆内的美女拿着写满“Chile 加油!”纸卡,到处挥舞掌头高喊着,也很可爱!
馆内没什么内容,印象深的倒是商店里有好多酒。
智利馆的左边是墨西哥馆,这个馆比较大,有风筝制作,我们怕太耽误时间没去。
右边的委内瑞拉馆进出非常方便,一进去才知道,难怪没人排队捏,就有个吊床好玩点,啥也没咧!它边上的古巴馆更是寡寡滴,拍的门面PP我都懒得上了!
心里还是惦记着欧洲区的德国馆,美洲馆这边不想多逗留。
匈牙利馆,用悬挂的木制品构造,世博后还可以利用不浪费,主要是展示实心物体2个支点的科研成果——刚布茨。
冰岛馆,走近它是因为想看看一个破产的政府如何展示它的魅力。其实,像这样方盒子样的场馆都是在园区盖好的情况下,他们入驻装饰的,与多姿多彩的自建馆是不能比的,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应该多去自建馆参观。
这个馆内没什么内容,就是放电影。
乌克兰馆,里面的餐厅、商店要比展示区还大!
土耳其馆,排队的人很多,而我们只想尝尝它的冰激淋,25元一个蛋筒,与我们平常吃的不同,很有韧性。卖冰激淋的大叔是风景的一部分,他喜欢逗美眉和小孩,故意不把冰激淋放蛋筒盒里。我们买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差点被他逗哭,以为吃不到冰激淋了,哈哈!
马路对面的德国馆还要排5个小时,我们还是先看看爱尔兰馆。舒适的大片绿草,投影与自然的接触,城市发展轨迹,人物表情,家居陈设的变化。整个馆给人感觉是空灵与写意的风格,我给儿子的总结就是:爱尔兰馆很有气质!
最搞笑的是,当天馆内无盖章、无绿色通道,排在我们前面的一个老爷爷说:“我活到现在也没见过这么多人!”瓦卡卡,这句话太经典了!!!
这部分是家居陈设的变化。
场馆很大,晚上从它旁边经过时拍了一张,里面有教“踢踏舞”。
爱尔兰酒吧:在比利时馆和波兰馆之间,可以说是欧洲片区里最惹眼的酒吧之一。红木色的吧台和桌子,围着一个大大的酒柜,酒柜外侧挂着电视机正在播放世界杯。酒吧面积不小,有几十平米,从装修到设计都体现出了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那种欧式风情。
吧台里为大家调酒、打酒的大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巧克力黑啤和爱尔兰红啤是特色。
我点的提拉米苏,儿子的黑啤牛肉土豆餐。
在酒吧里休息好继续战斗。
挪威馆当时人多,后来晚上进去参观的。
瑞士馆坐缆车旋转到屋顶时,可看到黄浦江、卢浦大桥等景观,只可惜那天到晚上的队伍依然漫长,最终放弃。
荷兰是一个能让人回归童心的展馆,由一连串的小房子组成,主题是“快乐小街”,一条长约400米的8字形街道,20个独立的小型展馆沿街分布,每个小房子里是一个小主题场景。这样的展示形式使每个主题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有几间小房子是工作间,工作人员也像展品一样坐在里面工作闲聊,浑然不管在玻璃窗外探头探脑的人们,的确很有定力。凌空而建的荷兰馆下还有一小片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是几个雕塑、一玻璃屋子郁金香还有几群小绵羊,为了营造一份田园风光。只可惜中国人太多,都坐在草地或绵羊上休息,拥挤不堪的草地哪还有那份荷兰的悠闲田园之感。
几天下来,我跟儿子对冲场馆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和体力,只想静下心来看一些场馆就好。
奥地利场馆:面积不大,外形简洁、优雅,表面覆盖了白色和红色的六边形陶瓷马赛克,建筑下方还有一汪清水,是我最喜欢的场馆外型。
馆内除了常规都有的小卖部和餐厅,就是一个小型的舞台,舞台背景是轮回播放的投影,同时还有不定时的演奏。奥地利的音乐闻名遐迩,要推出的看家本领自然也就是音乐演奏了。走的精疲力尽,坐下聆听一会,是最好的享受了。
小卖部里的巧克力很好吃,儿子还买了本介绍奥地利文化的书,说是排德国馆的时候正好可以看。
下午4点,德国馆的队伍终于不再可怕,我们加入咧,2小时后进馆!
德国馆我感觉是世博最值得看的,德国人的认真、严谨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排队的护栏比沙特馆宽敞,人也舒服多了。队伍外的表演时间也比较长,让你不觉得很无聊。
馆内内容丰富,还有很多互动的东东,让人留恋忘返,逗留时间超过了1个小时都属正常。其中“动力之源”的互动最受观众欢迎。通过600多名观众的齐声呼喊,可以让一吨多重的LED金属球旋转、摆动起来。
我们在在德国餐厅搞定了晚餐。
德国黑啤,49元一大杯,偶俩没喝完!
瑞典馆:很有童趣的地方,布袋滑梯会把游客装在两个布袋里,然后通过长长的滑梯,进去另一个世界了(嘻嘻,就是到一楼)。二楼还有个儿童厨房,可以让孩子体验厨房做饭,一楼的秋千一直人不断。
当天是法国馆日,可儿子就是不想去。这是晚上8:30,法国馆门口依然排着长队,广场上的人比起前几天也多不少,大概是学校开始放假的缘故吧。
我们来到意大利馆,充满着时尚和文化,是华贵与典雅的化身,整个馆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生活艺术的展示,极具特色,值得慢慢欣赏。
刚走进意大利馆时的第一感觉并不是很好,工作人员都牛的很,身着PRADA套装,频频阻止众多对着入口处古老爷车拍照的人们,既然拿来参展了,还不让拍照?!随着人流进到里面的中庭,立马被震撼到了,到底是意大利!!悬挂在墙上的交响乐团,剖开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超大的时装人和墙面时装show,通心粉和红酒墙,天花板上倒挂的红花麦田和橄榄树……意大利馆利用了天顶墙面的四面八方各个空间来展示自己,融各个艺术门类于一体,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突和戏剧效果。馆内的投影屏设计的也很炫,巨大的玻璃幕布不是直立的而是被设置成倾斜的角度,置身其中感觉很晕。
我们的最后一站南非馆。如果是不是世界杯,这个馆不会热闹,世界杯32强的国旗悬挂在周围,到处是转播球赛的屏幕,大家正在看葡萄牙对朝鲜的那场比赛。
游世博,绝对是意志、品质、体能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