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富平杨爵祠、烈.士陵园、明月山

标签:
骑行无疆明月山杨爵祠康庄战斗 |

周六清晨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二、三十米,骑行队伍在大雾中小心前行。



约上午九点多,太阳出来了,雾气才终于散去。


沿途经过阎良区康桥镇、富平县留古镇、流曲镇、美原镇等。在前往老庙镇的县道X220路旁,笃祜村村口有一座仿古建筑城门楼,门洞上方写着“杨爵故里”,两侧有楹联“一代铮臣浩气堪比山河壮,两疏御史忠介可同日月辉”。骑友们在城门前合影留念。



从城门洞进入,沿水泥路前行约2公里到达笃祜村,村里有一座“杨爵祠”。杨爵(1493—1549)是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朝嘉靖年间曾任行人司行人、监察御史等职,为力挽国危、救民于水火,曾两次直言上书嘉靖帝,不惜入狱七年,释放后在故里病逝。隆庆帝追封其为奉仪大夫、光禄寺少卿,追加谥号“忠介”,令省、府、州、县为其建祠。杨爵与海瑞为同期铮臣,有“北杨南海”之称。笃祜村的杨爵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二十五年修缮,2014年又进行了整修。

门前的县级文物保护碑。

门前另一块碑上刻的是《明史.杨爵传》。嘉靖八年(1529)杨爵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嘉靖九年(1530)上疏《固邦本梳》。嘉靖二十年二月(1541)上疏《隆治道梳》获罪下狱。嘉靖二十四年(1545)八月得释,九月复拘。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被释。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卒于家宅。

杨爵祠大门两侧楹联曰“颂奉先人放怀伟绩,仰昌启物啸敬忠魂”。看到有人来杨爵祠,杨氏族人主动为骑友们打开祠堂大门,招呼大家进去参观。

进入院门,院子右侧墙壁上张贴着杨氏家族的家史、家风、家规、家训、家诫等。

院子正前方是一座高大古朴的青砖大殿,大门上方悬挂“忠介公祠”的匾额,大门两侧楹联曰“陈三疏忧民献赤心,陈五弊忠国载青史”。大门右侧墙壁上刻着“杨爵祠重新修建碑记”。
大殿分前殿、正殿。进入前殿,看到内墙上贴有《明史杨爵传》、《杨爵诗词欣赏》、《狱中谏书》等文字介绍。里面正殿上方匾额“昭代直臣”,两侧有楹联“八年幽禁风中烛,万古清香雪里梅”。

前殿一侧墙壁上的雕刻文字。

正殿正中间安放着杨爵坐像,两侧分别摆放杨爵夫妇、儿子杨偲夫妇、孙子户部尚书杨恒夫妇的画像。

祠堂右侧墙上张贴着杨爵当年“痛陈五弊”的《隆治道疏》全文,

杨爵坐像上方悬匾曰“孤忠映日”。

左侧墙上贴着杨爵的《固邦本疏》全文。

正殿上方房梁上写着“追封主祠五百载”,“公元二零一四年岁次甲午桂月十六日重修”,“儒风再展十八代”等纪事。

祠堂两侧各有一月亮门通向后院。

后院左侧设有碑廊,保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碑。










院子中间有闲亭一座。

院子后方的怪石景观。

院子右侧是《廉政教育展厅》,

展厅内用文字形式介绍了“杨爵生平简介”和“杨爵编年”,以及“天火灵童”、“燃薪苦读”、“师承名门”、“投牒救兄”、“巧对佳联”、“拾不昧金”、“疏救万民”、“馈金不受”、“庐墓孝母”、“骑驴送米”、“石叠泪访”、“家训子侄”、“礼让乡邻”、“危身力谏”、“伏案哭亲”、“囹圄研学”、“笑对东厂”、“天佑忠节”、“杨爵拜水”、“流芳千古”等二十个关于杨爵的典故。

展厅内部。

从杨爵祠原路返回到县道X202,向西沿盘龙村、鲁家堡、北李村中的一条村道(路况不太好,部分为土路)向薛镇方向骑行,来到此行第二站:富平县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大门内右侧有一座碑亭,碑上用两面篇幅详细记载了富平康庄战斗的经过“明月山前炮火隆,威震敌胆逞英雄;康庄战斗著史册,烈.士英灵贯长虹”:1948年11月21日佛晓,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富平康庄一带与国民党军遭遇,后来在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1994年12月,康庄烈.士陵园被定位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时值康庄战斗60周年之际,特竖碑以志。

陵园最左侧也有一座纪念亭,亭内碑石上记录着富平烈.士陵园修建的过程:康庄战斗中我军伤亡千余人,战斗结束后 ,参战部队奉命撤离,附近群众自发组织掩埋了烈.士遗体。解放后,1953年县委县政府筹建了康庄战斗烈.士陵园,将烈.士遗骸迁园重新安葬,其中大坟茔安葬营长、通讯员两人,北侧安葬35名烈.士。1985年清明节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荔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一座。2007年建四间展厅。2008年新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亭、华表、纪念碑、纪念广场等。目前陵园内安葬着康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共37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3名。

陵园正前方是纪念广场和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写着“康庄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一个金色大字。纪念碑底座前面和两侧刻着战斗场景的浮雕,底座后面记录着康庄战斗牺牲的37名烈.士名录。纪念碑前花圈萦绕,庄严肃穆。

纪念碑广场的左侧矗立着一面白色浮雕墙——“红色沃土”。

浮雕墙后面是康庄战斗牺牲的无名烈.士营长和通讯员的合葬墓。

革命烈.士纪念碑后方是烈.士墓群,有许多是无名烈.士。右侧墓群前立着一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荔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碑石。

陵园最右侧是“富平县英烈纪念馆”,纪念馆前面忠魂广场上安放的景观石上刻着巨大的红色“忠魂”二字,景观石后面刻着“2015年县民政局扩建烈.士陵园,值烈.士纪念日,立石以志英烈,弘扬正能量,教育下一代”的导语及赋词。

富平县英烈纪念馆庄重宏伟。

忠魂广场四角各安放一门绿色高射大炮。

忠魂广场左侧还有一片烈.士墓群。

墓群前面有一座“烈.士名录”碑,

石碑两侧共安放有五位烈.士半身塑像,分别是:党维蓉、石嘉植、武梦名、邵小利、王列虎等烈.士。

烈.士雕像后面的烈.士墓群。

参观完烈.士陵园,祭奠过英灵,骑友们来到薛镇街道上吃午饭。



看看大家吃的多么开心。

吃过午饭,紧接着前往此行第三站:明月山。从薛镇北面的后雷家向西拐弯上坡,沿环山路继续向西到九龙峪村,从一条水泥村道向山上奋力骑行。

明月山前的骑友们。

明月山下的明月寺。

大家先来到寺里参观,寺里只有一位看护院子的老人独自居住。


骑友们在寺院中休息闲聊。

看寺人的住所条件比较艰苦,山上没有接自来水,平日只能喝窖水。山里平时来的人也少,只有每年庙会时会热闹几天。

由于明月寺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详情请点击本人博文《富平明月寺和鸡圪垯寺骑游探秘》查看。

休息片刻后,骑友们开始登山。

山腰处有座观景亭,是骑友们首先要到达的地方。



亭子下方山壁上的摩崖石刻:南无观世音菩萨。


顺利登上观景亭,每一位骑友都笑的很开心。

部分没有尽兴的骑友还在继续向上攀登,越向上难度越大,必须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登上山脊的骑友“骑行唐”在向山下挥手高喊,

忽悠哥举起双手竖起拇指,小樊坐在岩石上休息,军哥和梦微笑着向山下的骑友致意。

大糖、轻风、慕容、林桢和小樊在山腰处,

蝴蝶兰和林桢向山下挥手,

举起双臂的轻风,

大川,

大糖,

忽悠哥和无疆,

忽悠哥,糖豆,慕容、无疆


全程骑行路线如下:

院子正前方是一座高大古朴的青砖大殿,大门上方悬挂“忠介公祠”的匾额,大门两侧楹联曰“陈三疏忧民献赤心,陈五弊忠国载青史”。大门右侧墙壁上刻着“杨爵祠重新修建碑记”。

大殿分前殿、正殿。进入前殿,看到内墙上贴有《明史杨爵传》、《杨爵诗词欣赏》、《狱中谏书》等文字介绍。里面正殿上方匾额“昭代直臣”,两侧有楹联“八年幽禁风中烛,万古清香雪里梅”。

前殿一侧墙壁上的雕刻文字。

正殿正中间安放着杨爵坐像,两侧分别摆放杨爵夫妇、儿子杨偲夫妇、孙子户部尚书杨恒夫妇的画像。

祠堂右侧墙上张贴着杨爵当年“痛陈五弊”的《隆治道疏》全文,

杨爵坐像上方悬匾曰“孤忠映日”。

左侧墙上贴着杨爵的《固邦本疏》全文。

正殿上方房梁上写着“追封主祠五百载”,“公元二零一四年岁次甲午桂月十六日重修”,“儒风再展十八代”等纪事。

祠堂两侧各有一月亮门通向后院。

后院左侧设有碑廊,保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碑。











院子中间有闲亭一座。

院子后方的怪石景观。

院子右侧是《廉政教育展厅》,

展厅内用文字形式介绍了“杨爵生平简介”和“杨爵编年”,以及“天火灵童”、“燃薪苦读”、“师承名门”、“投牒救兄”、“巧对佳联”、“拾不昧金”、“疏救万民”、“馈金不受”、“庐墓孝母”、“骑驴送米”、“石叠泪访”、“家训子侄”、“礼让乡邻”、“危身力谏”、“伏案哭亲”、“囹圄研学”、“笑对东厂”、“天佑忠节”、“杨爵拜水”、“流芳千古”等二十个关于杨爵的典故。

展厅内部。

从杨爵祠原路返回到县道X202,向西沿盘龙村、鲁家堡、北李村中的一条村道(路况不太好,部分为土路)向薛镇方向骑行,来到此行第二站:富平县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大门内右侧有一座碑亭,碑上用两面篇幅详细记载了富平康庄战斗的经过“明月山前炮火隆,威震敌胆逞英雄;康庄战斗著史册,烈.士英灵贯长虹”:1948年11月21日佛晓,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富平康庄一带与国民党军遭遇,后来在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1994年12月,康庄烈.士陵园被定位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时值康庄战斗60周年之际,特竖碑以志。

陵园最左侧也有一座纪念亭,亭内碑石上记录着富平烈.士陵园修建的过程:康庄战斗中我军伤亡千余人,战斗结束后 ,参战部队奉命撤离,附近群众自发组织掩埋了烈.士遗体。解放后,1953年县委县政府筹建了康庄战斗烈.士陵园,将烈.士遗骸迁园重新安葬,其中大坟茔安葬营长、通讯员两人,北侧安葬35名烈.士。1985年清明节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荔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一座。2007年建四间展厅。2008年新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亭、华表、纪念碑、纪念广场等。目前陵园内安葬着康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共37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3名。

陵园正前方是纪念广场和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写着“康庄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一个金色大字。纪念碑底座前面和两侧刻着战斗场景的浮雕,底座后面记录着康庄战斗牺牲的37名烈.士名录。纪念碑前花圈萦绕,庄严肃穆。

纪念碑广场的左侧矗立着一面白色浮雕墙——“红色沃土”。

浮雕墙后面是康庄战斗牺牲的无名烈.士营长和通讯员的合葬墓。

革命烈.士纪念碑后方是烈.士墓群,有许多是无名烈.士。右侧墓群前立着一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荔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碑石。

陵园最右侧是“富平县英烈纪念馆”,纪念馆前面忠魂广场上安放的景观石上刻着巨大的红色“忠魂”二字,景观石后面刻着“2015年县民政局扩建烈.士陵园,值烈.士纪念日,立石以志英烈,弘扬正能量,教育下一代”的导语及赋词。

富平县英烈纪念馆庄重宏伟。

忠魂广场四角各安放一门绿色高射大炮。

忠魂广场左侧还有一片烈.士墓群。

墓群前面有一座“烈.士名录”碑,

石碑两侧共安放有五位烈.士半身塑像,分别是:党维蓉、石嘉植、武梦名、邵小利、王列虎等烈.士。

烈.士雕像后面的烈.士墓群。

参观完烈.士陵园,祭奠过英灵,骑友们来到薛镇街道上吃午饭。



看看大家吃的多么开心。

吃过午饭,紧接着前往此行第三站:明月山。从薛镇北面的后雷家向西拐弯上坡,沿环山路继续向西到九龙峪村,从一条水泥村道向山上奋力骑行。

明月山前的骑友们。

明月山下的明月寺。

大家先来到寺里参观,寺里只有一位看护院子的老人独自居住。



骑友们在寺院中休息闲聊。

看寺人的住所条件比较艰苦,山上没有接自来水,平日只能喝窖水。山里平时来的人也少,只有每年庙会时会热闹几天。

由于明月寺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详情请点击本人博文《富平明月寺和鸡圪垯寺骑游探秘》查看。

休息片刻后,骑友们开始登山。

山腰处有座观景亭,是骑友们首先要到达的地方。



亭子下方山壁上的摩崖石刻:南无观世音菩萨。


顺利登上观景亭,每一位骑友都笑的很开心。

部分没有尽兴的骑友还在继续向上攀登,越向上难度越大,必须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登上山脊的骑友“骑行唐”在向山下挥手高喊,

忽悠哥举起双手竖起拇指,小樊坐在岩石上休息,军哥和梦微笑着向山下的骑友致意。

大糖、轻风、慕容、林桢和小樊在山腰处,

蝴蝶兰和林桢向山下挥手,

举起双臂的轻风,

大川,

大糖,

忽悠哥和无疆,

忽悠哥,糖豆,慕容、无疆


体验了爬山的乐趣,时候不早了,该返回阎良了。离别明月寺前,全体参加骑行的骑友共同拿出一百元钱捐给了看守寺院的老人,虽然并不多,但却代表了骑友们的一点点心意,天气渐凉,愿老人保重身体。
全程骑行路线如下:

(完)
骑行时间:2019年11月02日
骑行路线:阎良—康桥镇—留古镇—流曲镇—美原镇—笃祜村—杨爵祠—盘龙村—鲁家堡—北李村—富平烈.士陵园—薛镇—X221—雷家村—北环山路—九龙村—明月寺—环山路—上沟—井通—南崖—果坊村—康家楼—流曲镇—S106—频山大道—阎富大桥—阎良
骑行距离:全程120公里
骑行路况:柏油路+水泥路+砂土路,有上坡路段
骑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