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格古日记选刊(2004年) |
5月9日
近来读古代绘画,发现中国古代绘画有一种特别的透视法,如以西方透视参照,可称之为“逆透视”。这种逆透视与过去常说的所谓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完全不同。“散点透视”在每个焦点上还是“正透视”,即还是焦点透视,因此还只是道出了中外绘画的共性。而逆透视则不然,它是中国绘画观察和表现(不是“再现”)事物的独特方法,它也是古代东方思维,尤其是战国名家思维(如惠施有“今适而昨至”“龟长蛇短”等命题)和老庄思维在绘画上的演绎。这种逆透视最晚在晚唐就出现了。佚名《宫乐图》中桌子的画法即是。(图33)
http://www.pghwwjd.com/33____.jpg
图33 佚名《宫乐图》(绢本) 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