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MBTI的科学性,我有话要说!!

(2015-04-30 11:24:17)
标签:

杂谈

MBTI的科学性问题,很早就有争论,一方面它是500强公司经常使用的测评工具,一方面它却因为信度效度较低而备受争议。

http://s13/large/001myMLwgy6RTCvSA1uac

近日,果壳网上一名自称“ 研究管理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者”崇虎,所写的一篇《MBTI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从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问题,直接抨击MBTI。

他说“简直可以说完全没有用处,不能帮助人了解自己,更无法有效规划职业,更不要说由一个不懂心理测量的外行来解释。”

同时,他认为大五人格可以完全取代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他的4种心理类型理论现在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全面、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就说荣格的理论是完全错误、没有价值的,但是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论,为什么还要抱残守缺呢?”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崇虎的观念很片面。关于MBTI,我有很多话要说:

1、特质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各有优劣。两个理论都是人格心理学的重要理论。特质理论如16PF和大五人格,心理类型理论如荣格的心理类型。

特质理论往往通过统计学的因素分析法,得出人格的特质;而心理类型理论则往往通过心理学家大量的临床观察,然后提出人格类型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问卷。

特质论的代表为16PF。心理学家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把人格特质总结为16个因素。通过16PF,可以得出一个人性格的剖面图 ;凯瑟琳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MBTI。通过MBTI,可以得出一个人的心理类型。

在心理学中,两种理论各有优劣。

16PF虽然全面,但结果过于琐碎,而且特质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所以,测试的结果不容易运用到现实中来;把16PF再一次的分析,得出了大三人格和大五人格,虽然简洁,但它既没有16PF的全面型也没有类型理论的理论基础,因此反而在应用上大打折扣。

MBTI的结果虽然简单,把人归为某一个典型类型, 容易记住和分析,并得到运用。

http://s14/large/001myMLwgy6RTCglKK9bd16PF剖面图

http://s5/large/001myMLwgy6RTCutgWwe4MBTI剖面图

2、信度与效度问题。MBTI是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它的因子之间具有很好的逻辑性(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专家效度);然后才考虑它测试的稳定性即信度问题。这与特质理论完全没设想,依靠因数分析法来分析的思路完全不同。

MBTI的结构效度更好,通过测验后,可以直接运用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进行推测,不仅可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婚姻关系分析还是心理分析的重要辅助工具。这就是MBTI风靡全球的原因。

从专业的角度,我们更看重人格测验背后是否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比如,荣格心理类型学中的内-外倾的分类,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甚至不知道心理学的人都能心领神会的使用它。

要知道,16PF、大三、大五人格中内外倾的维度,也是来源于荣格的贡献。

3、MBTI测试的不稳性。这是MBTI最受人质疑的地方,因为很多人每次测试的结果有可能不太一样。

一名组织心理学家格兰特在《告别MBTI--流行终归只是流行》中,自我暴露所自己INTJ,数个月之后是ESFP,自己不是精神分裂症,结果完全不同,根据结果的建议完全不可信。他说:“MBTI,我要跟你拜拜了!错不在我,而在你!”

我要说,错就在你!不在测试!因为要么是你不理解MBTI,要么是你的心理功能没有分化好。

很多人没有深入学习荣格心理学,根本不理解MBTI的结构(结构效度)。要知道,MBTI测的不是人格特质,而是“心理类型”,不是“人格类型”!

通过MBTI,它告诉我们,我们优势功能是什么,辅助功能是什么。比如,我是ENTJ,我的第一功能是ET(外倾思维),第二功能是IN(内倾直觉),第三功能是ES(外倾感觉),第四功能是IF(内倾情感)。

所以,我最擅长于逻辑思考(ET),其次喜欢幻想(IN);第三功能是(ES),细节的把握能力一般,第四功能(IF)原则性较弱,所以容易妥协(IF)或者不恰当的执拗。这与我的性格非常符合。

http://s16/large/001myMLwgy6RTCrCmh97fMBTI举例

(I和E分化好,S与N,F与T、P与J没有分化好)

如果在MBTI的测验中,我的E和I的分数差别不明显,T与F的差别不明显,则说明我的外向与内向、思维与情感在发展中没有分化好。也就是说,我是思维型的人,但却在发展和教育中我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造成这个可能性的原因是后天的教育:比如,家庭不鼓励我思考,压制我的表达等等。

人之所以在MBTI中不稳定,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了自己的功能没有分化好;

另一个情况是,近段时间稳定,但两次测验的时间很久就有所不同。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心理功能发展也有阶段性。

个体四种功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0~6岁功能没有明显分化;6~12岁发展主导功能;12~25开始发展辅助功能;25~50发展第三功能;50~ 死亡发展第四功能。

根据我对荣格理论和MBTI的理解,要确定个体的心理类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最好需要通过有经验的荣格学派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才比较准确,特别涉及职业规划和婚姻测评方面!

心理分析专业博士 陈灿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