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鸿沟·贾鲁河

(2007-03-15 12:21:38)

鸿沟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开始兴建。修成后,经过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过中牟北,开封北而后折向南部,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向南进入颍河,一条向东进入沙河,二条又分别汇入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开通济渠,即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堵塞了。

今天的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它全长255.8公里。
贾鲁河可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河。有人考证,认为它的前身就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楚与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以东者为楚”。这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鸿沟就是今天的贾鲁河。
  贾鲁,字友恒,元代山西高平人。他曾担任过儒学教授、潞城县尹、户部主事,还参加过《宋史》的编修,后又曾任检察御史、工部郎中、行水督监等职,其间多次主持治理黄河水患。据说贾鲁为了找到水患发生的原因所在,曾沿着黄河水道不辞劳苦往返数千里以勘查地形、水势。凭借着长期的实地考察和多年的治河经验,他逐渐积累了一套自己的“治黄方略”。豫人感谢贾鲁的恩德,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水利家、治黄专家,便把重新疏通的运河改称“贾鲁河”。
   贾鲁河的繁盛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朝中叶,19世纪末黄河再一次泛滥,贾鲁河又一次淤塞,此后水流逐渐缩小,终于无法通航,所有的繁华不复存在,成为历史的过往。一直走到今天,虽然它已无法承担繁重的运输,但作为郑州市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第二水源,仍然在造福中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