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亚中院危楼:幸好“受不了”还能喊

(2012-06-27 07:42:34)
标签:

杂谈

三亚中院危楼:幸好“受不了”还能喊
南方都市报短评。2012-06-27

一座办公楼,可以有几种“死法”?保质期过了;或者保质期没过,质量却出了问题,拆了重盖;亦或者因天灾人祸而灭失……穷尽想象去细数,也就这么几种。近日,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的“死法”,着实有些新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原本好端端的三亚中院办公楼,花费4000余万元装修,却因为多次变更和追加装修工程量,最终竟直愣愣装修成了一幢“危楼”。

据媒体调查,三亚中院已使用13年的办公楼,其由“政府投资”的装修工程原本也就计划150天搞定,初始预算1800多万元。但在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后,装修计划和施工图纸却被有关部门多次变动。相应的,装修预算到最后“4000万元也没打住”。而更为要命的则是,装修工程拖了近两年不仅未竣工,却被认定为“危楼”:因改造、装饰过程中“加装了过重的钢结构和使用了过多的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使得“大楼楼体严重超负荷”,导致“大楼主体出现倾斜”。

见多了各地豪华、或者不那么豪华的办公场所,其建设(抑或装修)的预算也总免不了以各种名目予以追加,但相关预算和工程量追加到“地基和楼体”都无法承受的地步,却也世所罕见。不过幸好建筑有其核定的承载负重,是容不得作假的,尤其是决策者最终自己要搬进去办公的楼堂馆所。

更为鲜见(甚至从未与闻)的或许是,工程预算成倍地增加,纳税人(以及代表纳税人行使监督权的机构)会因为预算追加得过多、难以承受而表达点什么,或者行使哪怕一次否决权。事实上,也只有在已然危及建筑安全的情况下,各类被追加的建筑预算才有幸得以曝光,在三亚中院装修出的“危楼”背后,又有多少预算追加数倍、装修极尽奢华的党政办公楼,因为“地基和楼体”还暂时“受得了”便堂而皇之、招摇过市。

据称,三亚中院装修成为“危楼”的结论,“仅在一个内部会议上传达过”,并未公开。显然,倘若没有媒体虽延后多时、却属首次披露的信息,涉事地方的纳税人可能还要继续被蒙在鼓里。相应的,三亚中院倒是出奇得豁达——“报告打上去,要求提出来”,已成危楼、迁回无望的这栋建筑被请求收归市政府,法院办公楼“择址另建”。装修耗去4000多万,加上仅用了13年的彼时建筑造价,三亚中院办公楼前后所耗费的公帑恐已过亿,遑论即将开始“择址新建”的那另一处所在,又会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目?

“地基和楼体”无法说话,却可以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读出他们的“受不了”;纳税人可以说话,却只能在所谓“复杂中国”的畸形说辞中无处表达、无语凝咽。公众无法对工程预算与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进,预设的制度设计与监督渠道对此亦长期失声,公共开支的无度挥霍,何止一栋因装修过头而爆出的“危楼”?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而今,楼未塌却实已荒废,最直白不过的决策失误,不见人被追责,倒见人要开新址,实在情何以堪?纳税人的钱是如何被花掉的?耗费公帑进行装修的办公楼直加码到让楼都“受不了”的程度,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楼“受不了”尚能喊出来,纳税人“受不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