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锐:一个停车纠纷,能加多少佐料?
生活在纷杂尘世中的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那样的纠纷,“退一步海阔天空”历来是没有什么背景的我们化解纠纷的最主要手段。“很有背景”的皇冠车夫妇与恐怕没怎么服过软的省检女干部,估计都不是深谙平民生活方式的我辈普通人,所以原本可以轻松化解的小纠纷才会变得那么剑拔弩张。而这,其实也正是“夜幕下的哈尔滨”案的社会根源。

昨天下午4时许,深圳福田区梅林一村84栋楼下发生一起停车纠纷:纠纷的一方,据称是“很有背景”的一对开皇冠车的夫妇,而另一方则是一位开马6的省检察院年轻女干部。(南方都市报10月27日报道)
一起普通的治安纠纷,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恰好在现场亲见。在这一前提之下,媒体的报道对于公众了解事情原委甚至警方处理纠纷就都具有了超出新闻纸本身的重要意义。而在通观整篇报道之后,笔者的疑惑甚至是些许担心却无以言表:一个停车纠纷,究竟有多少料?而这些所谓的“料”里面,又会给公众一个怎样的倾向性认识,会不会继而对警方的处理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处在一个相对公允的立场上,我们首先有必要把报道末尾的一句话提出来加以强调:直至记者截稿时,并未能采访到纠纷的另一方当事人——那对开皇冠车的夫妇。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事情经过基本还只属于一种说法而已。
首先,是纠纷双方的所谓背景。未能采访到的皇冠车主,所谓的“很有背景”当然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但从目击者描述中我们可以嗅到一些真的“很有背景”的味道——似乎还真是那种自恃“很有背景”便几近生活不能自理的主儿:不知道公共车位是所有人都可以停的,停车不知道先来后到,不知道好好跟人说话,更不知道每天哪来那么大的火气……如果这个所谓的“很有背景”被查证属实,那我们这些国家的主人翁倒要好好问个明白,是谁把这些嚣张的“背景”惯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个背景的来源是否又是那从未真正有过谦卑之心的公权力?
至于在报道中暂时处于正面形象的那位开马6的省检察院的年轻女检察官,笔者斗胆也有几点疑问与担忧不吐不快: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孩,已经有了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工作履历,真可谓年轻有为,至于身下坐骑(那辆马6轿车)更是让不少网友的评论显得有点眼热,甚至发狠了。当然还有貌似(也有说法是双方都有动手,未被采访到的皇冠车夫妇亦有受伤)更难得的,我们的女检察官在冲突中能够始终“保持克制”,而且并未张扬自己检察官的身份。这些都是“直至记者截稿时,并未能采访到纠纷另一方当事人”的情况下的单方说法,至于后续报道中会不会有案情事实的大翻盘叙述,我们还无从获知。而处理本案的当地派出所,又是否能够丝毫不顾忌这已经摆明了是检警一家的“受害者”,是否能够毫无偏袒、公允地处理纠纷呢?
一个小小的停车纠纷,看到现在是不是有点复杂的感觉了?呵呵,这也正是笔者所担心的:一件原本简单的纠纷,在加入不那么简单的众多佐料之后,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是否都很难再继续保有客观持中而公允的心态?而作为纠纷处理部门的派出所,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恰恰也是客观公正的执法:不因为打人者“很有背景”就将案件轻轻放过,当然也不因为被“暴打”的人是“省检女干部”就非要严惩纠纷的另一方。这样的要求其实很基本,但却似乎又不是那么伸手可及,甚至越来越不可企及。
其实也难怪网友各打五十大板式的发狠与咒骂,毕竟生活在纷杂尘世中的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那样的纠纷,“退一步海阔天空”历来是没有什么背景的我们化解纠纷的最主要手段。“很有背景”的皇冠车夫妇与恐怕没怎么服过软的省检女干部,估计都不是深谙平民生活方式的我辈普通人,所以原本可以轻松化解的小纠纷才会变得那么剑拔弩张、那么无法避免。这其实也正是“夜幕下的哈尔滨案”谁都清楚,但谁也不愿意点破的社会根源。
2008-10-27
相关新闻链接:
停车起冲突
夫妇暴打省检女干部
http://epaper.nddaily.com/H/html/2008-10/27/content_60970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