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廖德凯先生回应拙作:“为民生停灯会”咋又成罪过?
廖德凯
转载按语:今日新京报拙作引来廖德凯先生迅速的回应,征得廖先生同意转到敝博。至于所论问题本身,倒是可以继续讨论。廖老师在其博客上所言甚是:我的文章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但我需要这种表达,整个社会也需要大家对自己思想的真实的表达......需要说明的是,新京报刊发的文本有删节,拙作请参照本博客所刊文章
陈赐贵:笑看四川官员互相拆台
四川自贡和受到此次雪灾影响的很多地区一样,电力紧缺。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工业乃至居民的用电,而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正隆重举行。此事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一片哗然,有网友称:“只许州官点灯,不许居民用电!”
对此,自贡地方官员辩称:“灯会用的电是省里特批的,并不占用自贡自己的用电指标。”不料,四川省经委于当天(31日)下午也向本地媒体澄清说:“自贡市灯会用电并非如当地所说,是由省经委特批计划的”(《南方都市报》2月1日)。这话算是狠狠地打了自贡地方政府一巴掌。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地方政府不再变得“团结”,而是互相拆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好兆头呢?
尽管自贡的国际恐龙灯会耗电量可能就像地方政府所说的,仅占全市用电量的1%,但这并不能改变地方政府罔顾民生、藐视民意的本质。这也不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伦理问题,而是政府持怎样的执政理念和办事原则的问题。姑且不论这个灯会缺电与否、耗电几何,试问,自贡的这个大型项目总耗资多少,对老百姓有何益处,有没有征求过老百姓的意见?地方上还有多少政绩工程打着“树立某某形象”、“招商引资”之类的旗号大行其道?
此次媒体与网民的声音让地方政府感到了巨大压力,甚至互相拆台,从而暴露出更多问题来,显示了民意的巨大作用。原来地方官员并非不怕民意,而是听到的民意太少了。因为人民一说话,他们就发抖。怪不得有些官员会怀念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
地方官员互相拆台的现实也让我们明白了一点:官员们并非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坏蛋,只要给他们以足够的监督和约束,他们也会诚惶诚恐起来。遗憾的是,这种事在过去发生得太少太少了,以至于有些大案要案还得靠官员们自己犯了低级错误或被偷被抢了,才会意外地暴露出来。看来,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