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声势”如何吓跑300传销党?
新京报 萧 锐
一些城市层层设防,但也仅仅满足于层层设防的状态,“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为政意识,足见一些公权部门对于自身职责的理解与担当狭窄到了何种地步。

新京报2007年7月20日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7-20/015@030848.htm
原文如下:
安阳声势如何吓跑“传销党”?
萧
锐

欲是大造声势,其实越是传销盛行。
图为网络搜索的随便一条安阳的新闻大学生被骗安阳做传销
拒做传销跳楼
据《东方今报》报道,昨日,在得到“300余名传销人员正从河北省保定市出发,乘
北京至桂林的K21次列车向安阳市流窜”的确切消息后,河南安阳副市长亲自带领500余名公安、工商执法人员冒雨列队“布阵”,
打出“严厉打击传销、维护社会稳定”和“重拳出击,坚决不让传销人员在安阳立足”的横幅,最后“成功”
迫使300余名传销人员在强大的声势面前“吓得没有一个人在安阳下车”。
按照中国当下的媒体现状,我们总可以从当地媒体的“表扬稿”中读出对于同一事件的诸多反讽意味。河南安阳对于传销人员所造成的宏大气势与强大震慑力让笔者忍俊不禁,更让笔者疑问重重:被吓跑了的传销人员到了哪里?如果真是冲着安阳而来,会不会这么就轻易放弃,还是会在安阳的下一站——新乡下车,再转战安阳?况且,传销队伍中肯定不乏被诱骗来的大学生之类受害者,安阳的做法对于隐在K21次列车上的传销受害者难道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
笔者还要问:被成功轰赶到下一站的犯罪隐患又将何以面对什么?我们从报道中可以得知,安阳方面随后“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周边城市进行了通报”那么,顺着这趟载着犯罪隐患的K21次列车,从新乡到郑州,从汉口到武昌,再从长沙到桂林,一站站的地方有司又将如何应对?难道要步安阳后尘,一站站树起红旗,列出长队去“震慑”、去驱赶吗?这是在防范还是在放纵?这是在预防犯罪还是在漠视罪恶的存在?
笔者认为,安阳有关方面的举措固然可以起到暂时遏止的作用,但却无法起到长远的整治效果。而且对于犯罪隐患的驱赶态度实在不是一种积极的应对心态,如果排除领导作秀、一拍脑袋做决定的为政冲动等因素不计,“安阳声势吓跑传销党”这类的事件也没有任何积极的示范意义,更是贻患无穷。公权力机关对于社会的职责,不应该是消极回避困难,而在于积极应对难题。必须从根本上打击犯罪,建立健全预防和制止犯罪的整体机制,而不能只顾自己辖区一方平安。
我们的公权力对于自身职责的理解与担当到底狭窄到了何种地步?“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为政意识是各守其责的理所当然还是行政不作为的隐性发作?环顾我们的国度,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难寻迹:我们的警察可以将自己管区的流浪女抛到别人辖区而任其死亡,并且因“情节轻微,危害不大”而缓刑一年;我们的治安是可以将在自己辖区惹麻烦的外地人在遣返途中暴打一顿便扔到荒野而了事的;我们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是可以先收后赶,整编制偷运到周边城市来完成的……我们的城市层层设防,但我们也仅仅满足于层层设防的状态;我们的社会步步为营,而我们的公权力不知从何时也开始了只能看到一步的短视!
传销人员可以吓跑,但现实的罪恶吓不跑;这次“消息确切”的300传销或许可以吓跑,但下次、下下次百密一疏的犯罪来袭不仅吓不跑而且防不住。如此面对自身职责的态度不是称职,而是逃避,是行政不作为,更是纵容犯罪!
2007年7月19日于并南山大
相关新闻链接:
河南安阳副市长亲自带500人布阵
吓跑传销人员
http://news.sohu.com/20070719/n251138103.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