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  核定大学成本先要裁撤冗员

(2007-01-05 12:07:27)
标签:

杂谈

  核定大学成本先要裁撤冗员
萧 锐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日前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表示“说重新核定大学学费就要涨价,这是误解”,“高校学生成本核算,涉及多个部门,还有专家进行会诊”, “教育部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是想让教育成本分担更趋合理”。(东方早报2007年1月5日报道)
    从中笔者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这位发言人日渐成熟的言语套路与应对技巧,而被纯熟自若的外交辞令所掩盖的恰恰却是大学学费这个在一些人眼中举重若轻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不堪承受的问题。大学学费,究竟是谁不能承受之重?    大学学费,在所谓“学费标准自2000年以来6年没有调整过”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却是“年年讲稳定却年年涨”的现实。此前有媒体报道的“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是不是夸张,我们都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会有自己的最基本判断。长期以来的学费虚高比房价飙升还要严重,多年稳居百姓新“三座大山”榜首,这样的现实原因何在?
    单从词面意思考量,重新核定大学学费确实并不意味着要涨价,但是缘何公众偏偏就“误解”成涨价了呢?是发言人在有意为之的安稳军心和辟谣还是他真的不知道我们的特色国情与特色语言:没有听证是不涨价的!在百姓眼中,这次所谓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答案的倾向性是很容易判断的。(当然,我们宁愿是自己错了…)    作为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之一的《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究竟如何运作?核算的是否真如发言人所称“论证的过程更加合理而科学”?所谓的多部门参与与专家会诊是否就一定能保障核算结果的公平、合理与科学?“现在成本核定办法还未出台,成本核算还未有结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真的不希望看到一个最终只是让“高校以后收取学费就有依据了”的结果!
    而所谓的成本核算,在当下高校冗员充斥、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实中是否能够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在成本核算之前是否也应当考虑一下成本的合理与否?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学学费中分一杯羹?有多少人是需要裁撤的冗员闲差?号称宗旨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如何成长为盈利大户的?又获利多少?…不解决这个问题,成本当然会高,而且还将要高下去!在这个所谓成本上去定价,不涨才怪!    大学学费猛于虎,这样的严峻现实中去大玩逻辑游戏与闪烁其词是不负责的,而不顾大学机构繁冗的不合理现状闹将起来的成本核算更是对现有问题的制度化纵容!同样也难逃为不合理的部门暴利寻找法律依据的嫌疑!
     “重新核定大学学费不意味要涨价”,但愿!

2007年1月5日于并南山大
 

相关新闻:
教育部发言人称重新核定大学学费不意味要涨价
http://news.sohu.com/20070105/n24742685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