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下跪”不如反求诸己
山西晚报 萧锐
http://img1.qq.com/news/pics/10648/10648383.jpg
5月25日上午,在四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富新二小127名学生的家长组队前往绵竹市的上级德阳市委反映问题,希望彻查倒塌校舍的质量问题。而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则采用下跪的方式来挽留上访家长。(南方都市报5月26日报道)
说实话,各有各的难处,无法苛责任何一方。一边是灾难发生后终日守候在倒塌校舍的废墟旁等待有关部门彻查的学生家长,一边是这段时间忙于救灾的公职人员。但是细细思考市委书记的这一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27/8/29/11acc93b7d0.jpg跪,却让笔者有五味杂陈的感觉。比下跪更有用的事情还有很多,用下跪的方式来阻拦学生家长上访的脚步,凸显的是基层沟通渠道的阻塞,更让我们看到监督问责机制一再失灵的悲哀。
每一个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背后都是一个不再完整的家庭,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校舍边上那已有“20多年楼龄的房子”残忍地屹立着。是谁的责任?据说已经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为什么得不到学生家长的基本信任?既然学生家长一两句质疑便可以使得上级政府做出组建新的调查组的决定,看来在有关部门眼中,那个先前组建的“成员名单不透明”的调查组本身确实是有些底虚的。那在建立这些调查组时为什么无法自然想到公开与透明?
遇难学生家长为什么会选择越级上访的方式来表达再正常不过的诉求?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这是对地方政府部门在处理此事过程中的不满意与不信任。从悲剧发生到现在的是几天时间,当学生家长“一直守在富新二小废墟上搭建的灵棚里,等待着有关部门调查教学楼的质量问题”时,我们的有关部门在哪里?本来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调查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拖到下跪都无法阻拦的时候才出来苦苦劝导,何苦来哉?
再者说,信访本身是国家赋予公民反映问题的合法渠道,有国家信访条例为其提供法律保障,而且也是“保持各级人民政府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主要途径之一。那为什么作为市委书记的蒋国华要在救灾的百忙之中赶来阻拦学生家长去与上级政府“沟通”呢?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过,那就是按照现实官场的潜规则,越级上访代表着对这一级政府工作的否定,而这是我们下跪的市委书记所不愿意看到的。况且,如果让当地组建的调查组去调查,责任恐怕难免会由比“下跪的书记”级别低一些的某些干部出来承担,而如果上级彻查,恐怕就会追究到下跪者这个级别,这也是下跪者宁愿下跪阻拦也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只是希望得到客观而中立的调查,我们只是希望那些酿成“豆腐渣校舍”的成年人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在灾难面前,原本不想太过苛责“同样也不容易”的地方官员,但是在大灾中所显露出来的老问题却实在让人更心痛,也更不知所措。学生家长对于基层组织的不信任要靠什么来弥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毫不留情面的追责(哪怕追到自己头上),就是真正得到激活与重建的地方监督与问责体制。让公民除了相信上级领导之外开始相信本级的监督设置同样也是有效的,让基层的问题在基层就能够找到公平、公正的救济途径,这才是比下跪更有效的消解越级上访的药方。
从县城到市区的路很远,从未有今天这么感触良深。如果当地包括人大在内的诸多机构设置可以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笔者相信没有谁愿意徒步去做越级的上访。而这一切,当然包括下跪者自己在内的每一个公职人员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我们做的足够好吗?除了下跪,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2008年5月26日
相关新闻链接:
家长为地震遇难学生上访
绵竹书记下跪挽留
http://news.qq.com/a/20080526/000327.htm
刊于今日山西晚报http://epaper.daynews.com.cn/sxwb/200805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