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禁酒令”的合理和非法想像
东方早报 萧 锐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5/6/15/115006d8845.jpg
从今年1月信阳市委第一个工作日连发3份红头文件禁止公职人员中午饮酒至今,究竟引起了多少“强烈凡响”,又取得了什么可以让人称赞的“成绩”呢?据信阳市委书记王铁介绍,整个信阳市的招待费开支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招待费节约了30%多,“仅酒一项开支,我们就节约了近4300万元”。笔者愚钝,对很多统计数字的计算方法与核算途径都是不甚感冒。就像那种充斥于媒体的“某某官员一年拒贿多少万元”的报道,既然没收,你怎么数出来的?而且还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对于今天新闻中这个4300万元的数字笔者也实在怀疑:没喝的酒如何估价?难道要先点下看了价格再退掉不成?
当然,如果是跟去年同期比较,得出这样一个用来汇报成绩的大致数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循着这个比较路数进行下去,我们所能得到的,恐怕比官方数据要更充实,反映问题也更多。首先,今天我们欢呼的这个被节省下来的所谓4300万元仅仅是公职人员一顿中午饭中的酒钱而已,公众仍然无法知悉招待费用的具体数字;其次,为什么公职人员都是嗜酒如命之徒?好不容易弄一个禁酒令还是个半吊子工程:只禁中午,不禁晚上!笔者不知道信阳的公仆们是如何执行这个“铁腕禁酒令”的,但笔者以小人之心度之,“中午禁酒晚上补”恐怕很难避免吧?
如果中午禁酒就可以有4300万元的巨大成绩,不知信阳有关部门会不会“乘胜追击,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趁势把晚上的禁酒令顺带公布出来,能节省下来的恐怕就要翻倍了吧。还有那个“四五十所希望小学”的愿景展望,建议大家也不要奢望什么,这只是官员为显示禁酒令“良好效果”而作的一个等价量化比较。就像原始社会的一只羊,那并不是实物,往往只是计量单位而已。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中午禁酒令”所遭遇的其实并非实际效果的可人与否,他所透露出的问题是公权力惯性违规的合理化倾向。而这个“中午禁酒令”的尴尬就在于既没有把对脉,更没有开对方。原本不是必须的所谓公务招待问题,乃至中午或者晚上可不可以饮酒的问题,现在却被想当然的合理化了。花不花钱喝酒不是个真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花谁的钱喝酒!把这个理顺,剩下的问题就是经费审批的人大职能切实激活,以及花钱的途径监控与全程跟踪等问题了。
2007年8月14日山西大学
相关新闻链接:
河南信阳发布公务员禁酒令半年省下4300万元
http://news.163.com/07/0814/06/3LRAOS0G0001124J.html
发表于东方早报2007年8月15日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72/userobject1ai21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