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锐博客二世
萧锐博客二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17
  • 关注人气:6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为找工作认干爹是制度在作恶

(2007-02-02 09:29:15)

大学生为找工作认干爹是制度在作恶

萧 锐



    两则今日新闻,仿佛事先商量好一般出现在我们面前:一面是大学生为找工作不惜认干爹;一面是上海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特色“户籍”制度遭到人大代表强烈质疑…两厢对照,不言自明:究竟是什么把大学生逼到如此境地?是学生不知耻还是制度在作祟?为什么明知不好的制度不是灭亡而是被一步步人为细化?
    据《信息时报》报道,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工作居然发认亲帖,称愿意给公务员当干儿子!诸如此类“非常规做法”刷新了以往较传统的托人找关系等老套路,同时也刷新了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境遇的进一步清醒认识。发泄也罢,炒作也罢,但却把残酷的现实给我们具象化了。老师“应该保持一个良好心态”的谆谆教诲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找工作认干爹,不是学生不知耻,而是被社会所迫,被制度所迫!
    是否选择留在大城市,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不该受到苛责,更无法用号召来进行所谓引导。问题的关键是用所谓“特色”户籍人为设置城市与乡村、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甚至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不平等,不仅不合理,而且不合法!这是在公然践踏每一个公民(不独是大学生)本应该享有的宪法权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为找工作认干爹是制度在作恶!
    反观上海的特色“户籍”制度:从2004年起,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上海市户籍实行所谓评分政策,限制非上海户籍的学生留沪工作。“上海的“211”院校比非上海的“211”院校评分要高5分,这是地域歧视;毕业学校被分为三等,这是院校歧视”(《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是的,是歧视,可是此等地域歧视不过是城乡制度化大歧视的具体表现罢了,而所谓院校歧视也只是“举全国之力办大学只让大城市受益”的缩影。上海,不仅仅是上海!有多少土政策在假“特色”之名而行细化不平等之实?北京不也有非“211工程”大学毕业生限制落户的土政策吗?…
    在如此所谓“特色”制度之下,大学生的求职怪招不再难以理解。户籍歧视让城乡樊篱积数十年之弊,院校分等让不公平的高考分数线越拉越长。不合理的制度不能不思改进反而用一个又一个具体措施将其细化!人为地将学校、毕业生作分类,贴上标签不仅科学,而且不明智。已经市场化了的社会遭遇了尚处于计划思维中的人口管理模式与高校教育,必然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关键是,由谁来承担这种制度隔阂所带来的切身痛楚? 
    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紧逼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当然,笔者不否认现行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与社会的脱节,使得毕业生学无用武之地。但更致命更关键的则是制度化的诸多人为不合理:城市与城市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等级?一个宪法文本宣告人人平等的共和国缘何会用一项项具体的制度将人分三六九等?是恶的制度造就了人生来的不平等!
    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责花样翻新的求职怪招?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花样翻新成为必然。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要着手在发展中去解决才对,而不应该用这样那样的恶政将不平等制度化、将制度细化!

2007年2月2日于并南山大



相关新闻:
   大学生为找工作发认亲帖 愿意给公务员当干儿子
   
http://news.sohu.com/20070202/n247992417.shtml
   上海人大代表质疑户口审批评分制 歧视色彩浓厚
    
http://news.sohu.com/20070202/n24799322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