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定斋诗两首: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2025-10-23 11:48:04)
标签:

诗歌

江定斋在历史上记载极少,生平不详,堪称一位“冷门”诗人。仅有两首作品传世。

《列岫亭》是一首描绘霜降时节深秋山景的五言律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列岫亭》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注:诗中首句存在“倚槛穹双目”的异文版本,但“穷双目”更强调极目远眺之意,更为常见。)

诗句解读与意境分析
1.  首联:远眺的旷达之景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写诗人倚栏极目远眺,透过稀疏的树林望见远处的村庄。一个“穷”字点出视野的开阔,而“疏林”正是深秋叶落、树木凋零的典型景象,勾勒出天高云淡的秋日画卷。

2.  颔联:深秋的骨相与静水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山有骨”:形容树叶落尽后,山峦褪去浮华,露出岩壁的刚健轮廓,仿佛有了铮铮“骨相”,展现了深秋的苍劲之美。
   “水无痕”:霜降后天气转寒,水位下降,江面平静无波,仿佛凝固无声。这一联一刚一柔,形成鲜明对比。

3.  颈联:诗人的陶醉与诗兴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由景入情。天地间的壮阔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烟霞的朦胧之美则让他沉醉其中,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心境。

4.  尾联:黄昏新月的顿悟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是巧妙的转折。当诗人从远眺中回首,恰好看到云层散开,一弯新月悄然升起,仿佛在告知黄昏的来临。“云破”与“新月”的动态捕捉,为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也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艺术特色与思想情感
语言风格:全诗用词平实却精准,如“穷”“出”“骨”“痕”等字,寥寥数笔就生动刻画出深秋的典型特征。
意境营造:通过“疏林”“远村”“无痕水”“新月”等意象,构建了空旷、淡远而又略带寂寥的意境,符合宋代文人追求“萧散简远”的审美趣味。
情感内核:诗人并未直接抒怀,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沉浸与陶醉,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超脱物外、寻求心灵安宁的志趣。

总而言之,《列岫亭》如同一幅精致的淡墨山水小品,它不追求浓烈的情感宣泄,而是在对秋山静水的凝视中,捕捉到了自然与心灵交汇的刹那永恒。

   
   
江定斋的《题金山雄跨亭》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登临感怀,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题金山雄跨亭》
漠漠杨花满渡头,东方助我作山游。
凌空地势欲吞海,绕寺渡声长带秋。
远近烟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栏干倚遍无穷思,频唤吟杯洗愁。
(注:末句缺一字,或为“洗清愁”“洗闲愁”等,现存文献中多以“”标示。)

诗句解读与意境分析
1.  首联:杨花漫渡与登山之兴
    “漠漠杨花满渡头”点明时节应是暮春或初夏,杨花纷飞,弥漫渡口,营造出朦胧而略带怅惘的氛围。“东方助我作山游”则流露出诗人趁兴而游的闲适心情,这里的“东方”可能指晨光或东风,为登山之行增添了助兴之意。

2.  颔联:金山地势与秋意渡声
    “凌空地势欲吞海”以夸张笔法勾勒金山寺凌空而起的险峻地势,仿佛要吞吐江海,气势雄浑。“绕寺渡声长带秋”则转向听觉描写:渡口的水声环绕寺院,带着悠长的秋意。此联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生动展现了金山寺的宏伟与周边环境的清幽。

3.  颈联:烟光塔影与江流交融
    “远近烟光分岸色”写远处烟雾中的光影与近处岸边的景色相互映衬,层次分明。“高低塔影浸江流”则描绘寺塔高低错落的倒影浸染在江水之中,静动结合,画面空灵。此联通过“分”“浸”二字,巧妙地将空间层次与光影变化融为一体。

4.  尾联:倚栏遐思与借酒遣怀
    “栏干倚遍无穷思”写诗人倚遍栏杆,思绪万千,透露出登高怀远的心境。“频唤吟杯洗愁”则以动作收束全诗:频频饮酒,试图洗去愁绪。末句的缺字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但“愁”字已点明诗中蕴含的淡淡忧思,可能与时光流逝或人生感慨相关。

艺术特色与情感主旨
空间构图:诗中“远近”“高低”“凌空”“绕寺”等词,构建了多层次的空间感,使画面立体而富有张力。
情景交融:诗人将杨花、渡声、塔影等景物与“无穷思”“洗愁”的情感结合,自然过渡,含蓄深沉。
情感内核:全诗在壮阔的山水描写中,寄寓了个人飘渺的愁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登临揽胜时常见的既超脱又感怀的矛盾心境。

 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宋代时矗立长江之中,金山寺为著名古刹。从诗中“绕寺渡声长带秋”等句推断,江定斋可能于秋日登临金山,触景生情而作此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