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世界是什么?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诗歌文学等 |
世界是什么?
作者: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奥地利]
世界是什么?一首永恒的诗,
从中有神性之光炽烈闪耀,
从中有智慧之酒溅沫香飘,
从中有爱情之声向我们倾告。
报出每个人转换不定的心情,
是一束光,从这白日里迸出,
是一句诗,与其他上千句交错穿行,
不知不觉中消淡,熄灭,凋零。
可也是独自一人享有的世界,
充满从未听闻的声响,神秘甜香,
赋有独特之美,纤尘未染,
没有别人的回音,不含别人的投影,
如果你懂得如何去读,
便是一本书,你此生也无法穷尽。
李双志 译
选自《风景中的少年》,译林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1874—1929),奥地利诗人和剧作家,十九世纪末德语诗歌的一代精神领袖。作为维也纳银行经理的独子,他自小生活在优渥且开明的家庭里。1890年,十六岁的霍夫曼斯塔尔发表诗歌,一鸣惊人。死亡与梦幻是霍氏诗学中最重要的母题,它们承载了他在诗学和哲学上对永恒和美的感知和探索。
爱自己,才是浪漫的开始
「留言」:你如何拒绝无意义的消耗,取悦自己?
﹀
﹀
﹀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诗中“可也是独自一人享有的世界”愈加感同身受了。
从前总觉得需要在各种关系中获得认可才能安心,如今却越来越觉得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是否喜欢我”是别人的事,而“喜欢自己”才是我们的人生课题。
似乎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我们习惯在各种关系中周旋,努力回应每个声音,满足所有要求,试图让身边每个人都感到满意。害怕拒绝,生怕自己一说“不”就会引得气氛尴尬,使别人不满。
总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而常常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这样的“讨好型人格”正逐渐浇灭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情绪如同生存在一个氧气充足的容器之中,因为“讨好”别人而压抑自己时,容器里的氧气就会失掉一些,当氧气流失到一定量时,情绪不可避免地因缺氧而陷入低落。
如果被别人认可和喜欢要牺牲自己的快乐的话,那做一个懂得拒绝、不被喜欢但快乐的人岂不更好。
因为生活终究是自己的,我们才是那个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人,比起取悦那些会慢慢离开的人,取悦自己才更为重要。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70岁生日时,卓别林以这首《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它也不断提醒后来人:爱自己,才是浪漫的开始,是一生的课题。
拒绝无意义的消耗、关注自己,有时的确会引人不悦,可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才是存在的主体,而无需跟随潮流或者别人的意见去改变。
那些真正爱你和值得你爱的人,并不会因为你说了“不”就离开,比起违背意愿地附和,他们会更希望你快乐。而至于那些只因为你拒绝就离开的人,即使你依顺他们,他们也早晚会走的,无需费力挽留。
《被讨厌的勇气》中,智慧的哲人劝解青年:“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那么反之,如果学会爱自己,接受自己,允许自己不被喜欢,内心便会轻盈洒脱得多,也就幸福得多。
前一篇:转载:人的季节
后一篇:转载:那时我在山坡上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