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照荣·回忆录》第三本第十五篇

(2022-02-02 21:13:36)
标签:

历史

文化

育儿

收藏

杂谈

分类: 但斌观点
@但斌:《但照荣·回忆录》第三本第十五篇

我回来与子江母亲、群罕、群彦生活一个月,送他们回南京,因为冬天快到了,必须回去 ,子江在家也忙。我俩送他们到火车站,我抱着群彦,服务员讲,你的孩子真好看。上火车,两个小孩不愿意回去,我讲,跟婆婆回去,明年再来开封玩。
一九六五年的四清运动,这是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对苏修的舌战,又对老百姓进行惩训。由于几年来人民生活苦,所以很多人有占便宜的事,你必须交代,不然算“四不清”处理。这也是官们好清,老百姓不好清的运动,人人过关,严重者斗争也。
我被民主选举为中心实验室工会主席。
经过四清运动,化肥厂生产不断上升,当时只有两千多人,给国家上交四千多万的利润,这是建厂以来最好的一年。
这时,我们又组织一批人去安徽淮南市,淮南化肥厂学习硝酸分析,另一部分人去兰州学习。
我们去淮南市是晚上,下火车后走了十几里路才到淮南化肥厂,我还认为这是淮南市郊区。第二天我们出淮南化肥厂外面,纯是农村风景,有一条小街。我们问先来的同志,淮南市在什么地方,讲田家庵,确实想见一下淮南市面貌。
我们上班了,仍然是到硝酸化验室学习。星期天我们去田家庵,是一个运煤的小镇。由于镇小,我在百货商店给星光买了一双白色凉鞋,回到淮化后,仍不死心,想了解淮南市。一天,我和姚爱菊往东走近二十里路,也没有见到城市,天晚了,只见前面灯光辉煌,可能是大城市,回来给大家讲。星期天我们去了,安徽省淮南寿县,县城不小,我们去一家饭馆吃饭,而后去公园看看,还不错,我们回到淮南化肥厂已下午了。
因为在兰州化肥厂已学习过,所以我们去淮化主要是工艺流程、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在淮南只留下一个照片,在淮化一里处,有一个简易的公园,照了一张相。那时,淮化有一个粮食市场,很多粮食,其中芝麻最多,无粮食的年代要过去了。

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但照荣·回忆录》第三本第十五篇

《但照荣·回忆录》第三本第十五篇

@九曲花:但总的父辈,跟我的父辈差不多,都供职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都是1950年代入党的,都是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的奖状一大把,//@鲁博棵教练:65年 文革序幕徐徐拉开 。。。//@苏小妹28268:真的非常生动,真实。很少写得这么好的。真是生活写照,而且平稳,深情。//@但斌:谢谢[作揖][心]//@粗缯大布走:记不得多久没看到这样美好的文字了,简单,朴实,到位,没有繁复的堆砌和不接地气的无病呻吟,有的只是一个经历过人生悲欢离合的老人对世间回忆的娓娓道来,就像一条流过大地的河记录下一路上的激荡,坎坷,和顺地归入大海。就像东坡笔下:回首往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不晴。赞//@渔村戴汉斯:这一篇信息量很大,里面的孩子有但总吗?关于四清运动,有一个普通工厂干部的看法。还有最后那句“无粮食的年代要过去了”,让人看到了希望[good]//@但斌:我还没有出生,里面的孩子是妈妈的好友子江阿姨的儿女[作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