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照荣·回忆录》第二本第十二篇

标签:
历史文化育儿收藏 |
分类: 但斌观点 |
@但斌:《但照荣·回忆录》第二本第十二篇
我们部队驻在飞机场后面山脚下,每周必须去兰州市内洗澡。兰州在中国地图上是中间地带,本应当是山青绿水的好地方,而很穷。外地人在这里做生意或帮工的多。从部队顺山往西走三公里是火车站,一路上黄土地,几个烧砖窑,外地人都住在山窑洞里(四川人,河南人,河北人,陕西人,山西人等),也见不到房子,到处是牛粪马粪。市内几条街很简陋,见很多女同志,其中有大姑娘身穿黑衣,头戴黑帽,将黑布放下,中间两只眼睛,这是兰州回民风俗。有的很年轻,还是小脚,后来我们调到开封也见有,但是很少。
我们几人去一家澡堂洗澡,票价贰角一个池子,也有一角的大池子。我们几人洗完澡出来穿衣服时,有一位战友的帽徽和胸章没有了。胸章是四方块布,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找老板,他讲不知道,我们只好回部队告诉领导。
看豫剧,我第一次在兰州豫剧院看戏,票价三角,能听懂。第二次又去看戏,三个人看的,是山西梆子,这一下听不懂了,但是音乐很好听。一九五四年春节前去看电影,小二黑结婚,不错,几人看完后回家还在讲新社会与旧中国不一样,旧中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同志太苦了。
由于这天太晚,中午饭赶不上了,在外面吃面条。四川人吃辣椒,老板讲肉丝面,行,请多放辣椒。不久后,碗面来了,没有辣椒,是羊肉丝的,有的同志不吃,还给老板讲要吃猪肉的,老板见是解放军也不敢多说,不吃可退钱。我们回部队后,把吃面条的事告诉班长,班长大笑说,兰州很少有猪肉丝面条,因为他们是回民不吃猪肉,从此部队才对我们进行民族风俗教育。

@渔村戴汉斯:太喜欢这个回忆录了//@野渡六次郎:有祖辈的回忆录真好,前几年我在老家翻出一张爷爷民国二十年在外省交纳的税票,但不知道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只能靠想象和猜测。//@howhow林Xx:看但总发这篇回忆很是感慨,我姥爷也是年轻时候在兰州当兵,小时候听故事记不清一直以为是青海,后来到了兰州跟我妈打电话提醒起来,阴差阳错也算经过了姥爷的青春岁月。
前一篇:《但照荣·回忆录》第二本第十一篇
后一篇:《但照荣·回忆录》第二本第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