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三篇

(2022-01-09 20:06:49)
标签:

历史

文化

育儿

收藏

分类: 但斌观点
@但斌:《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三篇

介绍一下旧社会四川人的主要节日(5)

清明节:(一般是2月底3月初),公立4月5日,在清明前三天开始去坟地扫墓。我家去扫墓,有时两天。第一天提着竹篮(长45公分,宽25公分,上面有盖子),内装熟的鸡、鸭、肉、点心、酒、酒杯、小刀(砍竹子用的)。另外还拿有烧纸、香、红蜡烛、鞭炮、亡魂幡。1950年清明节,我一大早起床,父亲将去扫墓的东西准备好,(父有病)我一人去。首先去离家十几里路,一个庙的东面,顺山往南500米,山梁上给母亲上供。坟头上插上亡魂幡,摆上三生、点心贡品,斟上酒、放炮,九叩首后坐在坟旁大哭一场。只有我母亲刚病故后,我去时哭过,因为每次与父亲同去,不能哭,怕父亲伤心。这次是我一人去,当然应哭个够。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见母亲的坟了。我如有机会,一定去给父亲、母亲扫墓,但愿能实现。往三星庙走向西南去爷爷坟上扫墓,奶奶坟上扫墓后,往回走去小弟坟前烧纸,这时肚子饿了,坐在弟弟墓边吃起贡品来,又喝了一点酒,回家已是下午五点钟了。
第二天又去大爷、二爷、四爷扫墓。这一下要走20多里,地点是竹园捕与三家镇之间,因为是埋在三处,大爷在公路旁,其余还要爬山。扫墓完毕,回到家已是晚8点多了。
解放后,因共产党废除迷信,我在1951年1952年清明节时,不去扫墓了,连家里祖先神位都没有了。毛泽东的无神论,也不要祖先了。我在毛泽东时代参加革命,成了一位共产党员,是一个无神论者。邓先生领导下情况又不一样了,不火化者,将死人埋在地里。一小块坟地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人民币,看来姓氏、祖先应当要,这才是人之常情。死人安然闭上眼睛,这一“革命”有失败之日。

一九九二年四月五日清明节《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三篇

《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三篇

@但斌:很遗憾,去爸爸的故乡两次,都没找到爷爷和奶奶的坟地,老家没直系亲属了![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