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别人

(2021-11-09 09:57:3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文学等
别人
作者:秦立彦

每一个迷惘的老人都使我更加迷惘,
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都送我一道清泉。
我不认识他们,
不知道他们的故事,
但有看不见的线将我们秘密相连。

每一个脆弱的人都使我更加脆弱,
每一个坚强者都分给我一小块铁。
别人的天空忽然焰火辉耀,
照亮他自己,
也照亮了我。

我们是分散在同一片荒野上的孩子,
我们在寻找同一件物品。
我们静悄悄地,
但都竖着耳朵,
期待某个同伴忽然发出兴奋的叫声。

选自《各自的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秦立彦,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有诗集《地铁里的博尔赫斯》《可以幸福的时刻》,译有《华兹华斯叙事诗选》。转载:别人

我们的渺小,是七十亿分之一
「留言」:今天是记者节,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就这样我们从彼此的身边走过,
一个人听不见另一个人的世界破碎的声音。
——秦立彦

每天在地铁上,都有很多人低着头看新闻,手指通过手机的屏幕匆匆划过,屏幕里那些人和事却依旧遥远,最后变成一些抽象的符号:几个陌生的人名,几则饭后的谈资,或者几串死亡的数字。
因为隔着屏幕,我们常常会忘记,这些抽象的符号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和故事。“我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故事,/但有看不见的线将我们秘密相连。”陌生人的悲伤和迷惘、脆弱和坚强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和我们相连。
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心碎的声音难以抵达我们的内心。因为在抵达之前,它们就早已被手机终端的黑暗所吞噬,随后便是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
正如诗人秦立彦所言:“别人的呼声到达我们这里时,已变成微语。”转载:别人

或许,互联网的发展连接了许多人,却也隔绝了许多事情,当我们不能再通过真切的问候关心他人的时候,世界的真实也在某种程度上破碎了。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原本是一名记者,在她的小说《二手时间》中有过一段精彩的叙述:“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感情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然而我是以一双人道主义的眼睛,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眼睛看世界的。我只对人感到好奇。”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我想,正是有这样一群人的坚持,世界才稍微温暖和真实了一点,不至于变得过分荒诞和冷漠。
因为他们竭尽全力把我们个人的感情写进历史,保留下来。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缺失的那一部分,写下那些迷失的灵魂难以诉说的忧伤和疼痛。
我们是分散在同一片荒野上的孩子,
我们在寻找同一件物品。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我们都像是走在一个旋转的陀螺上,而能够抵御这个加速时代的损耗的,恐怕只有文字的力量了。他们的文字就像冬日的落叶,一一落到我们怀里,幸亏有了这些文字,我们才离世界的真实更近了一步,不至走得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