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热爱生命(节选)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诗歌文学等 |
热爱生命(节选)
作者:蒙田 [法国]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梁宗岱 黄建华 译
选自《蒙田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
-
诗文作者 -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的蒙田城堡。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出身贵族,早年学习拉丁文,成年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1572年开始撰写其被称为“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的《随笔集》。
图片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细细地品
「留言」:你走到“社会时钟”的哪一步了呢 ?
我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珍妮·罗森
生活如一张横贯深渊的网,我们在这张驳杂的“网”上,编织着与众不同的图式。
在我们能量低迷的时候,这只无力的网脆弱得如结草之固;可它又坚韧如丝,连结着无穷的远方,衔接着无数的人们,抵御万难。
生命并不是一条抛物线,所有触底反弹的点都需要自己营造。
“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持续做一个有趣且深情的人,即便碰到云翳,也能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这是外界社会附加给人类的一种生命节奏。通俗讲,就是到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
由于多数人都觉得理应如此,一旦没有踏上那个点,就会莫名的焦虑。而那些不在时钟里的人,即便看上去自由洒落,可转过身的负重又不可言说。
别叹息,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想来想去,还是自先沉稳,而后爱人。
图片
在这忽明忽暗的世界里,我们时而为生命里的美好而欢愉,时而又为暂时的黑暗而沮丧,生活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绝望着,期待着,怀念着。
试想,如果逃出那嘀嘀嗒嗒啮着人心的社会时钟,你的人生是否会有不一样的际遇?
七月纷杂繁芜,但愿“天色不佳”的坏日子早些过去,“风和日丽”的新日子趁早赶来。
人们所谓的幸福,应该就是这两种日子中间的那段时光吧。
前一篇:转载:《我给你安宁的灵魂》
后一篇:转载:熔岩